|
|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案例1:总觉得手机响
“我老觉得我的手机在响,但根本没有电话。”
“我平时把手机放到包里,隔一会就拿出来看看有没有短信或电话,老觉得有人会找我,生怕漏掉。”
“我总是把手机拽在手里,睡觉前一定要查查它是否在枕边。经常会觉得我的手机响了。”
这些“幻听”现象,是较为轻微的强迫症表现之一,一些医院的心理门诊,咨询这类问题的占30%。
案例2:担心写错字,半夜回公司
27岁的刘小姐在上海一家德国企业做秘书,每起草完一份合同文案,她总要看数十遍,而且要逐字逐句念出声,甚至连标点也不放过。回到家躺在床上,刘小姐也是会觉得文案中写了错别字,好几次在深更半夜回到办公室看文案。
类似刘小姐这种行为也是强迫心理所致,从而逐步发展为强迫症。
案例3:太要求完美,想要整理一切
“我总想整理一切可以整理的东西。”在一家咨询公司工作的殷先生是个十足的完美主义者,在家时需要物品的摆设丝毫不乱,在办公室无法忍受资料随意放置,还会主动或要求他人整理公共区域的物品。
强迫症的成因
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患者明知反复思维和行为没有必要也不合理,但身临其境时,还是身不由己,欲罢不能。总是陷入一种不想(做)不放心,想(做)又没完没了的怪圈。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工作高度紧张、生活节奏加快导致了具有强迫心理的人越来越多。根据上海市心理咨询协会公布的一份统计结果显示,在2000名受访者中,约0.5%的人患有强迫症,年轻白领患强迫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男性比率高于女性。
自身人格特点与压力情境与强迫症相关。
人格特点,如内心脆弱、急躁、自制能力差或具有偏执性人格、完美主义人格的人,很容易产生强迫心理,从而引发强迫症。
此外,胆小怕事、缺乏信心、遇事谨慎的人在长期的紧张压抑中,也会产生焦虑恐惧,从而患上强迫症。
当身体健康不佳或长期身心疲劳时,都有可能促进具有强迫性格者出现强迫症。
如何摆脱强迫症
要摆脱“强迫症”,可以从行为层面、思维层面和精神层面进行调节。
行为层面——行动改变思维。多参加集体性活动及文体活动,从事有兴趣的工作,培养生活爱好,用建立新兴奋点的方法,抑制病态的兴奋点。
思维层面——阻断思维死循环。刺激物——>念头——>担心焦虑——>不作任何行为,任其焦虑,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焦虑的让人发抖,让人几乎要放弃阻断强迫行为——>但一次又一次地实际证明:不做强迫行为也不会发生什么。
从精神层面,化解强烈的执着心。据说某个寺院,有个老和尚养了条狗,叫“放下”。别人很奇怪。老和尚笑答:“你以为我叫它‘放下’,其实那是叫我自己。”
希望大家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有强迫思维时,不要对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中和’,要带着‘不安’去做应该做的事。有强迫动作时,理解这是违背自然的过度反应形式,逐步减少这类动作反应,最终让强迫症找不到你。(潘珍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