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80年后出生的一代,突然间没有了严厉的思想禁锢,各种思想,既有社会主义的,也有资本主义的,既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一通搅和,到现在也没弄出个所以然。所以与前代相比,80年后可以算是目前中国成分最复杂的一代人。
就生活态度而言,80年后可以分为以下八派:
一、漂派
他们通常生活在远离家乡的大城市,未踏入社会时,曾经怀有一番雄心,至少是出人头地的信心。怀着对成功的渴望,他们离开家乡,选择了城市作为实现人生报复的舞台。但处于社会变革中的中国,既有貌似欧美国家的自由竞争,又有一套自己特色的显规则和潜规则,这就是所谓的残酷现实。能适应的人少之又少,所以一番挫折过后,很多人的信心都壮烈牺牲了,生活一下子失去了目标,就像一艘没有风帆的小船,随波飘荡,何时靠岸只有天知道。当然,他们并没有回家,因为衣锦才能还乡,破衣烂衫的回去,别说乡邻会白眼,自己都不甘心,留下来说不定会有出头的一天,虽然机会渺茫。漂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二、混派
他们是颓废的一派,得过且过是生活的最大信条。房子不漏就成,饭菜管饱就行,唯一的要求就是发型和衣服不能落伍。他们堕落的开始多半是从学习开始的,一般在进入中学以后,叛逆的潜质经过周围环境的污染,通常以厕所里偷着抽烟为开始,接着逃课、抄作业,逐渐对课本产生了厌烦心理,一些中学没毕业就退了学。很多坚持到高考落榜,不是提早自谋生路,就是上个技校、中专之类的学校继续混日子。少数一些好容易进了大学,就更混得无法无天了,宿舍、网吧成了混行得主要场所。未来、理想之类的东西早已从他们的字典里删除,所以,早婚就成了他们的另一大特征。
三、出国派
中国大学玩扩招,外国大学也对中国人玩扩招。如今出国太方便了,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外国人听到了中国人钱袋子里的叮当声,就摆出一副爱惜人才的样子,在国内大举招生。这其中有真有假,但确实让不少年轻人实现了出国梦,甚者在中学就去了国外读预科班。出国的结局可谓五花八门,有学成归来成为精英的,有被骗在国外作了难民的,有何外国人假结婚勉强留下来的,有归国后在家待业的,还有在英国待了三年,回国后已就不会说英语的。其实出国不是坏事,但不知道为什么在80后这里就出了问题。
四、靠派
他们是最幸福的一类,天生摊上个有钱老爹或是官婶婶,蜜罐里长大,上学时锦衣玉食不说,有的还开上了轿车。毕业时,别人忙着跑人才市场,他们直接到高薪单位上班,这是在入学之初家人就已经为他们安排的道路。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比尔.盖茨的一句话:社会是不公平的,请接受现实吧。
五、闯派
他们是80后不倒的证明。有的天生,有的后天经历使然,他们靠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打拼,敢想敢干,对目标和理想信心十足,属于目标和能力一致的人。可惜的是,他们只是少数,而且很多小时候属于调皮捣蛋的一类坏孩子,打架、掏鸟窝之类的事常干。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是人的性格。
六、返乡派
他们是不像漂派那样过于眷恋城市,也不像混派那样没有上进心,他们是最现实的一派,或者说最稳重的一派。在念完大学或者出外打工数年后,又回到了家乡,以一份稳定但前途有限的工作了此余生。不过,他们对城市并未彻底死心,因为他们还有下一代。大学生返乡者的工作多半以村官、教师为主。
七、啃老派
他们就是传说中的啃老族,是一群心理上不想长大,害怕独自承担家庭责任的人。父母对他们的过分溺爱或者扶植,造就他们的太强的依赖心理。他们中许多人在毕业后也曾找过工作,遭受挫折后就萌生了退缩心理,进而放弃自谋生计,回到家中继续让父母养活自己。
八、玩派
他们多半出生生活在大城市或者在大城市生了根。对他们而言,年龄只是个数字,到了别人当爹当娘的年龄了,不良青年的行头还能在他们身上呆着,游戏和追星同样也少不了。有的即使结了婚,也没有为人父母的样子,或者索性不要孩子,因为他们本身还是孩子。不是他们没长大,而是他们不想长大,年纪不小了,还总是自称男孩、女孩。也许,彼得潘所在永无岛才是他们应该呆的地方。
以上基本可以概括这帮人的时代特征,其实80后也好,90后也好,这都是建设我们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所以现在成为热门的话题是因为在他们身上暂时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60后,70后所不曾遇见的。我想大家没有必要去过分夸大这些问题,大学扩招导致毕业生一批压一批,从小就作为家里的宝贝,父母溺爱同时却很少想到他(她)们总有一天是要独自面对生活的一代。当她们失去家庭的庇护,校园的平静面对她们大许多的人的竞争时,失败是很正常的,我承认在我们这一代中意志力的薄弱是最大的问题,可是请问那些现在评论这代人的人群中你们又做了什么?
当我们童真的时候你们却早已给我们带上枷锁,于是我们没有了童年,上学的时候我们讨厌枯燥的课程,你们除了讲些大道理之外又都做了些什么,当我们面对成长中的迷茫时,我们除了与那些一样迷茫的人一起讨论外还可以找谁。现在的失败成为你们的话题,当你们在外人面前讲自己的孩子多么懂事乖巧的时候是否意识了是你们一手磨灭了他们的创造力,我们其实不想做这样的“乖孩子”,按照你们的方式行走我们也许会少摔几个跟头,但你们却忽略了这些也是我们成长的代价。
我们生活在一个缺少榜样的年代,雷锋叔叔离我们太遥远,在我们渴望向外界学习的时候,却发现你们固守着自己的缺点不放,但那时我们却足以学会这些看似“优点的”的缺点,你们总是埋怨我们做事拖沓,缺少耐心那请你们先审视一下自己。于是我们只能去追求那些看似光鲜的明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偶像,你们可知道其实我们最想要的偶像却是你们,而你们又做了些什么。
80后是悲情的一代,因为在他们身上承载着太多的悲情色彩。当就业与生存的压力一下子压在那还略显脆弱的肩膀上时,他们又一次的迷失了自己。我们不能渴求这些孩子做到更好,因为他们其中的大多数还在留恋父母怀抱中的温暖,是什么让他们变成这样,难道说这一切的责任都要让这帮孩子来承担吗?他们也许根本就没做好承担责任的准备,因为他们甚至不知道去如何承担这些责任。他们又回到了那个迷茫的年代,却发现仍然只能去找那些同样迷茫的人去倾诉。
80后在慢慢成长,相信当她们作为家长再次去教育自己的儿女时,他们会注意很多,会知道如何去让他们变的坚强。这是一个属于 80后的时代,请大家都给予他们一些鼓励,因为他们不是不想做好更多的时候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去做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