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4981|回复: 1

在上林苑诗词楹联学会秦渡镇采风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焦万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1 21: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各位镇领导、各位诗朋联友:
    春风又绿沣河岸,一派生机时雨中。高筑吟坛情意满,米皮雎鸟共扬名。在这一花引来百花开的季节里,我们上林苑诗词楹联学会二届五次理事会采风活动在秦渡镇举行。首先,我代表学会领导班子对关心支持采风活动的镇党委政府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秦渡镇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
    清代乾隆户县志记载,秦渡镇曾是西周王朝丰宫所在地。近年来,一些学者考证,秦镇地区又是《诗经》开篇之作《关雎》的产生地,还是《周礼》系统形成的地方。“秦渡”一名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唐代诗人高骈《寄户杜李遂良处士》诗中就有“吟社客归秦渡晚”的诗句。历代诗人咏与秦渡镇相关的诗词就有数十首。镇名始于元代,是关中八大名镇之一。明代秦镇沣河上的青石板桥名为‘广济桥’,与中国赵州桥、
洛阳桥、卢沟桥并称四大古桥,可惜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毁于新桥飞架之时。秦镇米面凉皮千百年更以“筋、薄、细、软”名扬四海。改革开放以来,古镇焕发生机,工农业都有较快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沣河大桥曾书“中国秦渡开发区”,是何等的气派。今天秦镇又以西安大都市副中心城市东大门、大都市西南大门、关中名镇而崛起。在古镇保护与开发中,我认为应引入周文化、诗经文化、饮食文化,这是古镇保护建设和文化名镇的灵魂。
                                         二、‘四心’共勉,搞好采风。
    为了搞好这次采风,我以四句话,也就是‘四心’与大家共勉。这就是一一“细心观察、用心剪裁、静心体悟、精心构思”。
    【一】细心观察。古人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如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49岁的苏东坡被贬路过九江,登庐山曾有一首我们非常熟悉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的前两句得于诗人的细心观察。他构架了"山内看山"与"山外看山"差异的命题,以独特的辩证法看待、处理自身的欲望,不断强化超越自我的人生信念。读后耐人寻味。我们在秦镇采风,也要向苏东坡那样,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古镇的街道、城门楼、凉皮店、风土人情、一草一木,从中寻找灵感。
        

    【二】用心剪裁。剪裁物象,提炼意象,是我们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宋代理学家程颢(1032一1085》在户县任主薄时游城西写下《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为偷闲学少年。"诗的前两句写景,"云、风、花、柳、川",为物象;后两句抒情,为意象。"余心乐",表达了诗人怡然自得、闲适恬静的心情。又如"七绝圣手"王昌龄(约698一765)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湖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雨、江、夜、山”是物象;"冰心"、"玉壶"是意象,是经过提炼的象征性符号。再如张明池<<沣河情歌>>两首写的清新自然,既有物象又有意象。符合诗词名家蔡厚示的十六字方针,"情景交融,时空流转,声色兼备、虚实相生"。我们在采风途中,要用心选择诗题,剪裁景物,提炼表达主题的意象。
    【三】静心体悟。古人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榜样。如杜牧(803一852)上寒山体会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杜甫(712一761)登泰山领悟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望岳》;王安石(1021一1086)登杭州飞来峰领悟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上边我们引用的苏东坡诗,他体悟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四首诗,是古今称颂的哲理诗。我们漫步在古镇街道,站在沣河边上,还品尝着米面凉皮,又作何感想?是不是能听到关雎声呢?诗人张明驰听到了“不知山妹何时去,惟见关雎唱远声”。
    【四】精心构思。一首好诗,应该包括五个要素,即“何人、何时、何事、何地、何景”。一般从本人心境出发,抒发情志,怀古唱今。如杜牧《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从来未可知。”又如李清照《春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以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再如王安石《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三首诗都是怀古诗,但李清照诗借古讽今,正气凛然,鞭挞南宋王朝的苟且偷安。杜牧诗则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批评他不善把握时机,不善用人,算不上真正的“男儿”。而王安石则针对杜牧诗,表现了项羽失败已成定局,认为江东子弟今虽还在,也不一定肯为战争卖命了。我们要学习古人这种构思方法和技巧。当代楹联家解维汉写秦镇凉皮很有特色:“玉带几条常爽口,红云一抹便穿心。”我们要读懂景物,剪裁意象,反映主旨,再加上技法技巧,就会有一首好诗。
      最后,我抛砖引玉,先读我两首不成熟的诗:
                                 其一、秦镇采风有寄
                              岸柳青青时雨逢,鸟鸣花绽桃正红。
                              拈来新句题何处,沣水城楼店铺中。
                                     其二、古镇新咏
                              闻到河边柳色新,筑巢引凤敞东门。
                              老街容貌频招眼,名店米皮红抹唇。
                              人醉关雎崇大雅,诗钟盛地汇佳音。
                               蓝图给力连都市,更待开发福万民。
                                                                                  (2011年3月20日)
发表于 2011-3-22 08: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