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4466|回复: 4

[户县报导] 户县炉客 张家溜溜的大哥』在哪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8 12: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张家溜溜的大哥』在哪里?
2011年08月05日 01:38
来源:华商报 作者:狄蕊红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张家溜溜的大哥,看上溜溜的她哟……”这首脍炙人口的《康定情歌》中“张家溜溜的大哥”的原型,传说是我省户县人,在“盐茶之路”上与康定锅庄美丽女子“李家大姐”相爱,但张家大哥的具体身份是陕商?陕商之子?还是背茶人?有很多传说,但没有人说得清。
著名作
家叶广芩一行五人11天前悄悄从户县出发,自驾车沿着当年陕西商人的盐茶之路前往四川省康定市,寻找秦商贩卖盐茶入川的细节故事,此行完后,将着手写作《张家溜溜的大哥——陕商的盐茶之路》,她要将沿途所有关于陕商的故事记录下来。
盐茶之路吸引作家自驾20天寻路康定
昨日下午,作家叶广芩接到记者电话时,正在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刘文彩的弟弟刘文辉家中采访,因为刘文辉当年在康定的管辖范围内,有很多陕西商人,凡是遇到和陕商有关的人和事,她都要停下做仔细的采访。
昨天,她从户县出发已经整整十一天,为何要写这个题材?叶广芩说,多年前她在四川康定采风时,偶然得知当地很多人是陕西商人的后裔,数百年前,陕西商人从户县出发,经由陕南入川,贩卖茶叶和盐到四川,并形成了一条“盐茶之路”。
后来,叶广芩得知《康定情歌》中那个“张家溜溜的大哥”原型也是陕西入川的盐茶商人,这引起了作家浓厚的兴趣。近几年,她专程去过康定多次,收集与陕商有关的资料,并委托四川作协、陕西商会的朋友多方收集资料,结果是,了解得越多,她对当年陕商入川的历史越感兴趣,终于,今年7月23日,她与太白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韩霁虹等几位朋友从户县出发,沿着当年陕西商人的途径,自驾车重走陕商的盐茶之路。
记者了解到,当年康定的“德泰合”茶号是由户县宋家、张家各出9000两银子办的历史最久远的茶号,有600年的历史。
叶广芩现在正是沿着陕商当年入川的路线向康定进发,韩霁虹告诉记者,他们从户县出发,经过宁强县、广元市、昭强市、宜宾、自贡、成都市、雅安市等多地,每天座谈、采访、参观、收集资料,此行预计20多天。
重写盐茶传奇爱情故事与创业精神结合
《康定情歌》中的张家大哥到底是谁?
叶广芩昨日告诉记者:“张家大哥的确是陕西商人,李家溜溜的大姐实际是康定当地锅庄的姑娘,是陕商盐茶之路上的爱情故事。现在学界有很多人研究陕商,但是在普通读者的角度,具体的资料并不多,这些细节的故事,就需要由作家来补充,这次我就是开着车,完全走陕商当年的老路,不论找到任何一丝与陕商有关的痕迹,都要实地去采访、座谈。”
资料记载,锅庄本来是茶区的客商到康定做生意,临时支锅做饭的石头,三个石头一支,上面放一个铁锅,烧柴做饭,这就是锅庄的由来。后来锅庄逐渐演变为藏区土司到康定传递政令的招待所,一般由漂亮的女主人主持业务,锅庄主人渐渐成为汉藏茶叶贸易的经纪人,在这一来一往的交换中,就使茶商与锅庄女主人之间发生了感情上的瓜葛。“张家大哥”和“李家大姐”的故事就诞生于此。
“张家大哥”与“李家大姐”的爱情故事自然是书中一个重要内容,叶广芩说,爱情故事会糅在这本纪实散文集之中。
这次行程结束后,叶广芩将正式着手写作《张家溜溜的大哥——陕商的盐茶之路》,除了写陕商当年的盐茶贩卖历史外,还会把现在康定经商的陕西人今天的创业故事表现在书中,既有陕商的过去,也有陕商的今天。
“张家大哥”有多位作家一一呈现
“张家溜溜的大哥实际是几个人物原型汇集在一起而来的形象。”叶广芩说,通过她这几年收集的资料,她发现“张家大哥”的来源并不是一个人。“我在康定对‘溜溜调’的原始唱腔做一个了解,据说这个调是缝茶包的人唱的歌,所以对这首歌里人物的原型,肯定是与盐茶有关,有一说张家大哥是一个商号的公子,因为恋爱,每天在锅庄唱歌,结果耽搁了买卖,父亲把他叫回陕西;还有一个说法是,张家大哥其实姓章,是一位英俊的陕西商人,这和劳动人民眼中的大哥又不一样……”康定民间关于张家大哥的传说有好几种,叶广芩都做了了解,此次康定之行,则是做更细致的调查。
西北大学社会学院学者李刚在其论文《陕商“德泰合”与“康定情歌”》中称,“德泰合”的少东家叫宋春,他16岁时被父亲送到康定,在茶店里学做生意,后来与康定的一家锅庄女主人雅玛产生了感情,每天傍晚宋春都要站在雅玛的碉楼下唱歌,自然就是《康定情歌》的最初的曲调。“我会把每位张家大哥都一一列出来让读者评判,‘张家大哥’是一种现象,是陕商的一种精神。沿途所见所闻和所有听到的故事,还有作家本身的感悟、想法,我都会写进书中,比如说,成都的陕西会馆传说是陕西商人用从陕西背过去的一兜一兜土建起来的,因为当年四川人不允许陕西人在四川动土,我这次也收了一兜土,准备把它带回陕西。”她说。
像陕商历尽艰苦厚积薄发写文章
传说,当年陕西茶商在康定做茶叶生意,历尽千辛万苦。从四川雅安雇人背茶到康定要150里路,步行15天,途中要翻越海拔3800公尺的丞相岭大雪山。每逢冬春之际,冰雪封路,茶店雇募的背茶人,叫“茶背子”,他们基本上都是陕西去的伙计,他们一人一次能背200斤重的茶叶,几乎是两匹骡马的负重量。
当然,此行非常辛苦,叶广芩已经60多岁,每天在车上长途奔波外,还要收集资料、采访、安排行程,谈及这次旅途劳累,她说:“虽然有现代化设备,但路上蚊子实在太多了,每个人都是一身包。路线虽然提前计划好了,但总是会意外发现一些线索,就会重新出现一些枝节,多一些采访。”“我觉得每次写作前,都要有充分的资料才行,必须大量考察,写作是厚积薄发。”这位作家说。本报记者 狄蕊红
 楼主| 发表于 2011-8-8 12: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家应该在户县草堂镇 南城寨或  张良寨 等村
 楼主| 发表于 2011-8-8 12: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清陕西商人在打箭炉的贸易活动探微许祖波  
【摘要】:明清时期陕西商人这个特殊群体在打箭炉对汉藏贸易进行了大规模开拓,他们以打箭炉为中心,开展以边茶贸易为主的民族贸易活动,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加强了当地与内地的经济联系,不仅为促进汉藏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还为今天搞好民族团结和发展民族贸易经济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发表于 2011-8-8 22: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清时期陕西商人这个特殊群体在打箭炉对汉藏贸易进行了大规模开拓——老一辈人把他们叫“炉客”
发表于 2011-8-13 16: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辉煌的历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