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5280|回复: 4

[省内] 秦人的大关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8 14: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潼关西去经渭南,西安,宝鸡,到天水。


从渭源县鸟鼠山流下的渭水涓涓细流,到老潼关港口的黄渭洛三河相会。



北望黄土高坡千沟万壑,南有大秦岭郁郁葱葱,中间渭河流域州城府县似明珠一串。



我们称之为大关中。



纵横千里的渭河是我们大关中的母亲河,渭河在远古曾经是黄河故道,黄河改道后的渭河流域更适合人类居住和生存。华夏文明的精髓黄河文化其实就是发源和成长在这里,黄河文化就是大关中文化。



陕甘本是一省,顺治二年由于地域广阔分陇州以西为甘肃省。省虽份,但人未改,同样的饮食同样的文化,同样的秦声秦韵,同是这渭水养育,我们还是一家人。



我曾无数次游荡在这美丽的大关中里。曾在潼关老县的夹馍店里亲切的听到纯真的秦腔高吼,有一年去甘谷的新阳镇,回来去火车站搭乘一老农的驴车。同样的黄土地上,当赶车的老农一声“家住陕西韩城县,杏花村里有家园”时,我热泪盈眶,秦文化博大精深。大关中里同时秦声秦韵,不管是在华山脚下还是在麦积山门口,一样的口音,一样的亲切。



不光是口音,饮食,文化也同样是同源同宗。韩城,凤翔,甘谷县里吃到的泡馍基本是一样的。东府的糊饽出名,我去一次就吃一次。后来的纪念去天水作买卖,住在秦城的一条小街里,旅馆旁边的一家小馆里炒出的面饼竟然和韩城的口味一模一样。



韩城的民居出名。有名的党家村,热闹的时间我也曾经去过。民居文化让我在感叹的同时也理解了历史的博大精深,我从理解到崇拜,以为这样的文化民居只有这里有,走的地方多了,才知道,这样的文化民居大关中里比比皆是。户县的秦镇古建一家挨一个,没有了现代的粉饰,倒别有一翻味道。泾三原一代的大户人家的明清建筑里注重院落层次以及牌楼门楣。西去的列车过宝鸡到天水这一段,四周的民居现在还是这样的风格。注重院落层次朝向,有许多土木的民居,显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但整齐漂亮,门楣的牌匾虽然没有经过油漆的粉饰,但也多有“耕读传家”等的家训在上。这就是大关中的文化厚重。



大关中的过去应该是经济发达地区,远的不说周秦汉唐,那是这里是京畿重地政治中心,经济一定是一流的。就是唐以后国都东移以后的宋明清。这里也是中国北经济中心,宋明以后的全国经济大关中地区占一半以上,尤其是烟草,食盐,茶叶,棉布,更是独领风骚。



大关中出棉花,在农耕社会,衣食是最重要的经济。大关中里到处产棉,家家织布,倒有明一朝大关中的布产量已经达到全国的一半,不但自产的棉花织布,顺渭水逆流而上的水运运来河南山东棉花也从事纺织,礼泉一代就形成了全国的棉布生产和批发的中心,有多少盖省的财东就是在棉布上发的家。

神农尝百草一日中七十二毒,发现茶而解毒。神农是大关中人,足迹和成长就在大关中地区,发现茶树的地方就在大秦岭的茶树坪。一直以来茶就大关中的经济中心,尤其明清政府的茶马开边政策,南方出茶,但边民喝砖茶。砖茶的发明人叫穆士元,大关中西头陇西人。后来定居在咸阳的穆家庄,是他把湖南的大叶茶运到了泾阳县,用泾河水研制出了紧压茶,独领风骚五百年泾阳砖茶是大关中明清两朝的经济明珠,看看林立全国各地的陕甘会馆,山陕会馆就知道了当时大关中的经济实力。有了泾阳砖茶的技术,四散传去,才有了各地的砖茶,沱茶等紧压茶。问了老师傅才知道,现在名扬世界的普洱原来也是一百多年前才由关中师傅传授的技术。我曾在泾阳仔细的考察过,当地的人已经不知道这里曾经是中国茶叶的主产地。我也曾到过当年最大的茶庄,现在的泾阳第一旅社旧址,旧址马上就要拆了。主家正在在泪流满面的哭诉。他流下的不是他自己的眼泪,他留的的是大关中从繁华倒今天的泪。



陇西出水烟,顺渭水到经三原一带分包而到全国各地。曾经的烟草经济也因为人们的吸食习惯而堕落了。应该给说大关中的经济应该到清末民初的时间已经彻底的堕落了。



我曾不止一次的思考,这东西千里之长,渭水贯穿的大关中是什么把这么多的州城府县,民风民俗,经济文化,饮食语言统一在一起的,形成了一个这么大的经济圈。百思不得其解,当我今天在一次从审这个题目,我突然豁然开朗。



是从西到东的渭河水把我们大关中连在一起,从鸟鼠山到潼关口,我们同喝一河水长大,才有了同样的文化和风俗。



是秦人的精神把我们形成了一个群体。天水是秦城,关中是秦地。大秦帝国从天水起家壮大,迁徙到西府凤翔,再到咸阳都城,壮大,发展,称霸。我们是秦人,我们是大秦的子孙,大秦的精神才有了我们的大关中。



今天的大关中,没有多大的变化,朴实的人民,朴实的风俗。大秦岭依旧郁郁葱葱。黄土高坡依然千沟万壑。曾经的繁华今天已不再。



我从南方刚刚归来,比起经济我们已经落后许多。



何去何从,我们的大关中,我们应该思考,我们应该奋起,我们是秦人,我们秦人的大关中。

发表于 2011-12-8 15: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      赞一个
发表于 2011-12-8 15: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7: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youalison 发表于 2011-12-8 15:16
挺好      赞一个

{:soso_e157:}{:soso_e18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7: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apsioly 发表于 2011-12-8 15:17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soso_e104:}{:soso_e18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