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5308|回复: 13

《七一村志》即将成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3 13: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七一村志》即将成书  
    甘亭镇七一村地处县城中心,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有王九思、王丰川、张玉德等文史大家,今有杨伟名等思想大家。改革开放以来,商贸繁荣,经济发展,去年人均纯收入已达9190元,雄踞户县前列。今年8月,七一村党支部、村委会决定编修村志,现已成稿,不久即可付梓。特表祝贺!

发表于 2011-12-13 19: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2-18 21: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七一村不但经济前列,文化事业发展也在前茅!
发表于 2012-5-6 17: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对发生在城市,发生在农村的这些现象,经过多年探索,为此专门组织了一个专业的团队,吸纳了一些史籍专家和对乡村传统文化热爱的人士,专业审编“家史记忆、村史印象、乡镇印象、家谱、族谱”等,专业性的为乡村民间进行服务。

       我们通过采访、考古、撰写、编著、设计、排版,校对、印刷、装订等一系列工作程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制作出一部适合各种客户需求的精美的图册书籍,它汇集了五大特性:史料性、观赏性、教育性、收藏性、传承性。



       看过我们样品的乡镇领导肯定的说:你们编撰的“家史记忆”、“村史印象”创意非常好,它填补了传统文化产业的一项空白,开发和创新了一个新型的文化产业,不但适合大学生创业,相信会有很多任参与进来。

    看过我们样品的村领导班子的人都说:你们把“家史记忆”、“村史印象”编撰的道理说得很明白,我们都能接受,服务收费合理,更重要的是,让人们都知道了咱西安有一家这样的专业公司能给我们编撰人人喜欢看的《村史》了。

我们服务的宗旨:抢救即将遗失的家庭、乡村优良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传承下去。
发表于 2012-9-10 13: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起71村不能不提杨伟名先生
发表于 2012-9-10 16: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9-10 19: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户县村史方面又有新的优秀作品问世,可喜可贺。
发表于 2012-9-13 07: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9:}
发表于 2012-9-13 12: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当代思想家杨伟名赋
                                                                                                  李景宁
     三秦之脊梁,古扈之辉煌。践真理而远去,观沧海而心伤。纵感情而奔放,沐百姓而兴邦。上书执而济世,明心境而谋强。路漫漫而悲沧,意拳拳而彷徨。时势哀兮多桀,无道悲兮画乡;国难苦兮谁念?民艰辛兮无常。叹赴死而含冤,悲赤胆而国殇。一篇怀感而警世,千古哲言而断肠。缅怀赋于当今,畅想情于沧桑。可怜生不逢天时,皓月长照诗画乡。
         逝者若秦山巍兮厚德载物;思想如渭水潺兮不息自强。忽改革于开放,喜繁荣之富强;怀君子于中秋,读警言之华章;为黎民而呼吁,怨昏庸之怅惘;借九天而叩问,斥良心之昧甚。对苍天而倾诉,哭德范之沦丧;咏真理而凭吊,祭箴言之国殇。写怀感而舍身,思形势之断魂;欣一叶而明志,泣九州之惆怅。知赴难慨于死谏,天地悠悠泪茫茫。涝水滔滔,草木苍茫;仰伟名之德范兮,永放光芒;吊圣贤之英灵兮,长流芬芳。春风惠我赤县子,泪眼欣看画乡芳。梦断华夏畅真言,文成珠玉放辉光。直将爱民铮铮骨,写出感言朵朵香。仍在史海歌正气,总为人民谱华章。成败是非不由己,荣辱何计亦赴汤。每思总叹:忠言逆耳从来悲,锦花顺心自古香。梦断丰京终不悔,情系人民永传扬。
         赞曰:弹指一挥,白驹过隙;回眸万语,大道沧桑。秦岭朗朗,钟楼煌煌。白杨礼赞,丹凤朝阳。赋祭哲人,情怀国殇。冬去春来,几瓣心香。非远是近,万杯琼浆。呜呼哉,先生有灵,伏惟尚飨。
         诗曰:
             真理全凭岁月鉴,忘身死谏尔心担。
         知秋一叶春风里,天下能臣几敢言。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17: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代总统 发表于 2012-9-13 12:03
中国当代思想家杨伟名赋
                                                                      ...

直接叫“杨伟名赋”也可。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17: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参加扫墓的马宏智、仝德普、章立等先生已先后作古,建立杨先生纪念馆一事至今还没有头绪,可悲!时不待人呀!
发表于 2012-10-5 15: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心希望作品多些史实,少些评断,因为在现在的社会现况下,是不会做出正确评断的,就像现今的历史教科书。
发表于 2012-10-19 16: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我认识七一村民兵连好多人,年深月久,时过境迁,现在都互不认识了,他们的名字基本都忘记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18: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