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我家祖母年年养蚕。每当蚕宝宝上山的时候,堂前装纸窗以防风。为了一双燕子常要出入,特地在窗纸上开一个碗大的洞,当作燕子的门,那双燕子似乎通人意的,来去时自会把翼羽稍稍敛住,穿过这洞。这情景,现在回想了使我何等憧憬……———丰子恺。 丰子恺的文章我平时读的不多,只是在教科书上接触过一些,今天在给学生讲解习题时,又接触到了丰子恺的《蜜蜂》,一段文字将我带回到儿时的记忆力,一幅幅画面不断出现在我眼前。 那时我们队上的人除了在外上学学生其余的大都在家,除了几家零散户其余的也大都和我们一个院子住着,最热闹的时候就是吃中饭了,好像约好似的,十二点左右都会端着碗从各自家里走出来,坐在院子中间的葡萄架下,东家长李家短的边吃饭边闲聊,我们这些孩子们也就里所应当的看着谁家的饭好闻着谁家的饭香就随便去谁家舀,为此我们这个院子的大人都会说我们这些孩子是吃大家的饭长大的,都是大家的孩子,但是留给我记忆最深的还是有关门洞的记忆。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的午饭后,房后树上的知了声使人觉得更加的闷热,我们觉得院子里的人好像一个不缺的都在葡萄架下乘凉,父亲很悠闲地抽着他的烟,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乘着这点时间都在纳鞋底呢,我坐在母亲旁边边吃着父亲上午才采来的樱桃边帮母亲拾掇针线笸篮里的碎布片,那樱桃虽说有点酸,但可逗人爱了,不经意间我家的那只黄花猫“咪呜”声还没落地就已经跳到了我的腿上,一碗有红又大的樱桃还没吃上几颗呢,就一下子被猫撞翻了碗,倒进了葡萄树下刚浇过水的泥坑里。“哎呀!”我就势把猫推下腿去,黄花猫显然是知道自己惹祸了,撒腿就跑,看着散在泥坑里的樱桃,我的气是不打一处来,立马起身去追,随着“咪呜”一声黄花猫钻进了门洞不见了,我知道只要猫进了门洞进了门,顺着楼梯上楼,随便往什么地方一藏,我是有再大的气也没出撒了,于是我恨起那个门洞来。 其实说起门洞,家家都有,它在那时作用可大了。你想,那时人们住的都是土木结构的房子,老鼠打洞可容易了,所以几乎家家都养猫。猫大都是晚上活动的,要进要出的,三更半夜的,人都睡的正香呢,哪想起来为它开门呀,所以我们那的人家都在大门槛的一边留一个洞,那就是家猫的门了。 像猫这样的生灵都是很懂人意的,晚上总是悄悄地进悄悄地出,夜晚当你感觉到它钻进被窝听到它的平静的呼噜声时,那一定是它大功告成,凯旋而归了。 我本来虽不怎么喜欢猫,可也不讨厌它,可从这以后我真的讨厌猫了,就连那样的门洞都觉得碍眼,长大后这种感觉一直不减,但不再是因儿时的一次因猫惹得祸的原因了。我总觉得猫不够卫生,白天不管从哪里回来“咪呜”就随便上了灶台(因这我还曾认为猫比人厉害的多呢),晚上随意就钻进人的被窝,也不管身上是否干净。 现在虽说没有了像猫惹祸这样的小不愉快,可是人生的各种复杂的烦恼却是比比皆是,多想回到那个樱桃撒落,追猫恨猫的时代,如果那只猫再次弄脏的我的樱桃,我再也不会去追它打它恨它了了,因为它和那只小燕子一样,都是多通人意的小东西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