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烦闷中盼到周末,不想辜负了这珍贵而短暂的休息时间,跟老公说出去走走。因无目的,秦岭,便成为这个冬日里周末的首选。 开车从沣裕口进山,一路上很难看到红叶了,已然一派萧索的景象。因这个季节的缘故,人和车都少了许多。很多山庄和农家乐都关门歇业,只几处繁华路段有商店、饭馆在营业。路边摆满了各样山货。 看到一处卖拐枣的,孩子没见过,就停车买了一小把。5块钱,不贵似乎也不便宜。记得小时候没什么东东可吃就常吃这,也不觉得有多好吃,倒是现在很少见到了。 山路迂回曲折,绕过一个弯又一个弯,转过一面山又一面山。本想看看金黄的银杏,却没有见到。倒看见不少松树,翠绿、茂密、苍劲。那重重的绿,在这萧索的山野显得格外扎眼。虽没下雪,也无什么联系,但仍使我想起一句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一路盘旋而上,气温也越来越低。到达秦岭分水岭(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车外刺骨的寒冷。视线虽不是很开阔,却有一种登高望远的舒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眼前悠悠天地,此刻却无悲泪。倒想起两句不相关联的诗:“云横秦岭家何在,试登秦岭望秦川”,此刻连起来吟诵,竟是如此的恰当。 衣薄难敌透骨的寒风,逗留片刻,直奔广货街。 广货街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这里是个小镇。陕南的人,几乎都知道这个小镇的。它是翻越了秦岭,下了高高的秦岭梁后的第一个小镇,以前被人称为安康的北大门。这个小镇,在以往是安康和商洛的镇安和柞水两县的人去西安的必经之地。在那些日子里,别看这个弹丸之地,却是无比的繁荣。短短的街道两边,是一家挨着一家的酒楼,商店,旅馆。街道上各样山货,车水马龙。 可是,现在西康铁路,西汉高速,西康高速公路的相继修通,以前必经这里的车辆,都分流到那些线路上去了。因为秦岭太过于险峻了,那些道去西安,钻几个洞子,就出去了。不但快捷、平稳,而且舒适。 昔日的繁荣,而今却是如此的冷清。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地方的兴衰,是不是也就像人命运的沉浮,盛极必衰? 在街上吃了饭,买了点山货。老公说反正无事,不如选条不曾走过的路,我赞同,于是朝柞水方向而去。 这条路也蜿蜒在群山之间,一路上很难见到车辆和行人。一条省道竟然如此小的交通流量,看来也是交通发达,四处分流了吧。 也许吃过饭来了精神,我兴致挺高,一路上欣赏着窗外的景色。山野虽显荒凉,但不时有落光了叶子,一树树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像一个个小红灯笼。似芦苇,又像棉花样的白色植物团团簇簇,像漫山遍野的羊群,煞是好看。高大的白杨,稀疏的叶子泛着金黄,傲然挺立。浓绿的松树点缀在群山之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存在。红的、白的、黄的、绿的、青的......就连虬劲的枯枝伸展在天地间,都使人感受到它的苍劲顽强。不时有鸟雀翱翔蓝天......没有了红花绿叶的大山岩层裸露,透着雄浑与厚重。 似乎只有这个季节,才能使人看到大山的本来面目。没有遮盖,没有修饰,那样自然而本色地展现在你的眼前。没有喧嚣,没有吵闹,安静、祥和、静谧、悠远、亲切。冬日的秦岭,就像一位浓妆艳抹的美人,卸下浓妆,洗去脂粉,以清丽、自然、朴素、真实的面目示人。感觉自己融入大山,心灵得以涤荡。生命在闲适、祥和、静谧中流淌,是何等的享受! 下了一个陡坡,老公说:“看,‘那一抹橘红’!”(老公的话是双关。我曾写过一首赞颂筑路工人的诗——那一抹橘红)我抬眼望去,原来是一群身着橘红色标志服的筑路工人在修路。我自嘲地笑了,老公也笑了。工人们正在修补破损的路面。我只在远处按了声喇叭,就再也不忍惊扰他们。放慢车速从旁经过,一种亲切感和敬意油然而生。 转过一个弯,路边有处养护工人的道班房。在这前后都相距几十公里的山间,几间矮小破旧的房子显得那样孤单和微不足道。但这里的工人却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大山里默默地养护着公路,保障着南北的畅通。心中不由想起一句话:“谁是最可爱的人?!” 路过一处村庄,两只狗慵懒地躺在路上,间距似乎刚好能过车。我正在想要不要按喇叭惊扰它们,一只慢慢爬起来向路边走去。这一幕把我们都逗笑了。孩子说这狗还真有眼色,哈哈。那种闲适,是何等地让人羡慕。我在想,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里,自己能否也有这样一份闲适、从容的心境处世不惊呢? 一向幽默的老公把他的特长发挥到了极致,一路上说说笑笑,非常开心。沿途有不少景致: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秦楚古道......走走停停,不觉天色渐晚。 是真的累了,昏昏欲睡中,已经快到家了。灯火辉煌中,眼前是熟悉的县城。 也许任何的抛却、忘记、惬意、宁静......都是短暂的。人,终究是要回归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