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12887|回复: 4

[其他] 父亲的回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 13: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父亲的回忆
阎克力
父亲离开我已近三载,人常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                                                      爸爸,您还过得好吗?儿子想您……
我的祖上还算上是一个殷实的大户,祖父排行为三,人称“财东三”,父辈三人,父亲最小,户族中为八。乳名永召,幼时在本村小学读书,学生时代起名阎志秀,1933年考入西安一中,但终因家境不支,一年半后辍学回家。在村里小学任教,这里应提及到影响我父亲前半生乃至一生的一个人叫张真卿。我父亲在户县文史资料说到先进青年教师即此人,他喜欢和学生交朋友,谈国家大事,谈国际形势,谈家事,谈理想,他既是老师又是朋友,无话不说。有一天,父亲回家说:先生说让我入党。爷爷说娃娃好好念书,入啥党不党。从父亲口中得知其乃县北地下党组织者,他的思想和觉悟受其启迪和影响,父亲人生观的树立为他的一生奠定思想基础。九一八事变爆发,和一二九学生运动在青年学生中掀起抗日热潮,尤其七七事变之后,有志青年纷纷走出家门,“抵御外侮,挽救垂危”,欣然“弃教从戎,共赴国难”。由于家庭对他的那种激进思想的不支持,加之给他包办了婚姻产生了不满,听说崔村有个国民党干部训练学校,他没有征得家长同意,毅然就去报考,走进考场,才发现没有带笔,后发现书桌下有一“生活”(当时把毛笔叫生活),父亲很清晰的回忆说:他只有两道答错了,一是青蛙是什么动物(两栖),二是普通邮票八分钱,邮上海多少钱(还是八分),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参加了国民党部队,其间很少回家,那实际上就是逃婚,这种叛逆的性格和表现出的大智大勇,在当时是极罕见的。他的那些同学同时受到先进思潮的影响,纷纷走向抗日前线,大王东村的姚展俊,营日的苏凤贤,大王西村的赵学元,真守的雒士其等亲赴延安参加抗战,都是受到先进思想的影响。父亲一九三八年参加抗日工作,主要任务就是将各地抽调上的兵源(壮丁),经过训练,送上抗日前线,先后在户县、白河、临潼,大荔,西安等地守防,历任分队长、中队长、大队长、团附、团指导员等工作。我母亲原籍韩城当时在大荔师范读书,经人介绍才认识。我父亲的抗日誓言是:“以身许国,勇往直前。马革裹尸,匹夫誓言。不灭强虏,誓不生还。”(八七华诞感怀)可见父亲的满腔热血和抗日的决心。                                                   
   抗战胜利后,以陆军步兵中校退役,卸甲归田,曾任彬县第七区行政专员公署视察,继任户县警察局科长,直至解放。历史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千百万爱国志士,抛头洒血,竟换回一顶“历史反革命”的帽子,父亲坐牢,批斗,抄家,游街、戴高帽,蹲牛棚,凡是对待黑五类的那些非人的遭遇他都经历过。我结婚(七一年)的那天上午,他还到公社进行思想汇报。贫下中农抓革命,地富反坏促生产。有一天他一个人在地里搂地,因为是倒着走,不小心退入枯井中,等到他醒来,四周黑洞洞,井底周围大,原来的脚蹬高过胸脯,喊天不灵,呼地不应,他想着办法,把钉耙子插在井底,一把土一把土把钉耙子固定住,脚踏其上,手把脚蹬,用尽全身力气,才得以脱身,他说要不是钉耙子我就没命了。事后那位住队干部(田**)在批斗我父亲时说:“把你能掉在井里,殊不知你在想些什么?”言下之意,还在想光复大陆。文革期间,按月要交一份思想汇报,有时我给代笔,红卫兵发现后,说我阶级路线模糊,和敌人同流合污,见到我也遭到批斗 ,我父亲痛心疾首,说我连累孩子,曾经有过轻生的念头,但是他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终于让他挺了过来 ,他有个同学苏凤贤,解放后在西安组织部工作,文革中被整得神经出了问题,他说我是国民党,苏是共产党,不也是一样吗?我还没有到难以忍受的地步,我不相信世道总是这个样子,我要看孩子成人。写到此处,我不禁泣不成声,父亲要承受多么大的思想压力和精神刺激,是孩子为他注入了生活的勇气。            
  三中全会以后,我父亲重获新生,六十二岁当上生产队长,八十年代参加大王政协组,八三年当选为户县政协委员,他在《平反》那首诗写到:“拨乱反正日,冤案昭雪时。盛世献余热,参政并议政。”父亲在《户县文史资料》发表过多篇文章,写诗词歌赋,多撰联,加之他一生勤学,听广播,看报纸,紧跟形势,与时俱进。春节他在门首写的对联:三世园丁育桃李,八载戎马撼河山(父母亲、我、我儿子都是教师)。政府减免了农业税写到:千年皇粮减与免,八亿农民鼓与呼。西部开发青山绿水工程,他写到:青山绿水齐奋力,舵手红心惟导航(父亲子青,我克力,大儿迪舵,小儿迪航名字都嵌入其里),让人读后感到耳目一新。
我家灶房前有一小石桌,它可有些历史了,记得我幼时在旁边看着父亲绑撮羊毛做笔,和着泥水为墨,偷偷地在石桌上练字,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家里原来订的《红旗》杂志,每页上都贴有碑文的拓片,好好几本。报纸上每每印有书法作品他都要剪贴收藏,记得我家书橱有一幅于右任的手迹,只记得下联是“世界本大同”,可惜的是让红卫兵抄家时弄丢了,父亲痛心的说,那可是无价之宝啊!父亲酷爱书法,他订的报纸都用于练字了。那天有个收破烂开玩笑的说,你卖的报纸要减斤两,上边尽是墨汁。父亲的书法有一个突飞猛进转变是在九十年代后期,他得的奖状不计其数,能撰且书,撰文既得体又跟形势,其书泼辣苍劲。陕西渭河书画研究会为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在“户县农民画展览馆”举办了五人书画展,并为他赠送“书道千秋”牌匾一面,在开幕式上代表五人致答谢辞,尽管八十五岁的高龄,声若洪钟,思维敏捷,在场鸦雀无声,震惊四座。
在我村学校南端,历史上的阎家祠堂曾是凿齿学校的发祥地,目前已是杂草丛生,垃圾遍地,他倡议全体乡亲有力出力,有智出智,把那种有损村容,有毁村誉的现象彻底改观,并建一所科技中心,内设图书馆、阅览室、健身房、科技角、娱乐厅、运动场,收集有关我村村史、族史,家谱,历史名人、抗战烈士、石碑、碑文牌匾等有历史价值的资料,把我村建成既有现代文明又有历史文明的大村,父亲不计年迈,奔走相告,既征得干部同意,又有群众支持,几次大会小会,都说是好事情,但却无果而终,留下了终身遗憾。
   父亲零九年四月感到身体有些不适,经检查有些老年性贫血,零五年给输了一次血,立竿见影。后来输了血没见效果,父亲认识到“道不远矣”!在医院时就写下一幅自挽联“修齐治平公民天职,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横批:何悲之有”。他说:“要用红纸写,八十岁就是喜丧,我何况到了九十多岁。”父亲在卧床期间,有一天,对我说:“我发现脚有点肿,恐怕不太好。”,我要叫远在异国他乡加拿大的弟弟回家,他说:现在世界上流行甲流感,加拿大最为严重,不要回家了。我偷偷的失声痛哭,他的思维是那么的清晰,关心的是国家大事,关心的是孩子。。。。。。我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有于右任的字帖好几大本,有父亲写的日记,有报刊杂志的剪贴,其内容有生活小常识,花木栽培,怎样做菜,猪病防疫,民间验方。。。。。。简直就是一个百宝箱。
   爸爸,我想您,几曾梦中相见,,您教导我的那些至理名言,至今铭刻于心,我是噙着眼泪写下了这段文字,所述不值一哂,但为了我永久的纪念。

点评

一个让人尊敬的父亲形象,  发表于 2012-7-11 17:10
发表于 2012-7-2 17: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好
发表于 2012-7-3 08: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情感真切   父爱如山。给您重新编辑了,字体放大,便于大家阅读。

点评

标题“父亲的回忆”?  发表于 2012-7-11 17:26
发表于 2012-7-3 10: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深似海的怀念!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08: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