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雨中石泉行
古人有“清明时节雨纷纷”和“黄梅时节家家雨”的诗句,雨中行曾勾起古人多少兴趣。“五一”小长假,我们在雨中去了一趟陕南石泉,感受雨中激情,领悟古人境界。 汉江三峡 雨中享受 下了西汉高速,穿过石泉新城区,我们沿着汉江边,在大山中盘旋,雾如乳纱一样,将大山包包裹裹,将大江遮遮掩掩,无不给人以神秘感。什么叫“犹抱琵琶半遮面”?我们领略到了,更让有了许许多多遐想的空间。 在汉江莲花古渡口乘船。莲花古渡因为江水落而石出,石呈莲花状得此名,古老中那是江峡美好的开头。上了游艇,便见雨打江面,远处的山如笼着纱罩、披着纱裳的巴山女子,风韵绰约,含情脉脉的样子,宣泄着自己无尽的心思,好不诱人。殊不知,雨中游更是别有一番风味的,漫不说江南风情了。茹桂联曰“古渡春风聚万顷,嘉宾满堂汇四方”,是我此时此刻的心境了。 放着船舱座位不坐,我们却道后甲板上去放飞久违了的梦想。一叶小舟,飘荡在烟波里,桃花浪中,渔翁漫不经心的驾舟来去,与江鱼相嬉戏,这渔人生涯多值得让人羡慕呀。江上水面立刻回响起唐朝张志和的那首《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若笠,绿衰衣,斜风细雨不归。”我觉得,这时候斜风细雨又何妨? 江边游客撑一顶帐篷,支着钓竿,看样子幽幽雅雅,雨丝和着垂丝在江面上已成千万条钓丝,能钓得鱼否?我不得而知。但这汉江人在雨中的钓趣,就是一种人生,一种境界,一种大美。 雨珠打在江面,恰如老天爷撒下万千颗珍珠,晶莹四溅,船篷上叮叮咚咚的声音,却让我有了一种想法,想要打捞这一江的美。苏东坡看的“白雨跳珠乱入船”就是这景象,不也动心了吗?这细雨加白雨,已经是一种跳动着的朦胧诗,一种诗意的美。光顾着对好山好水发感慨了,却忘了介绍这汉江三峡。原来这三峡区别于长江三峡,却是两边山势如风的凤凰峡,山溪簇拥着柳溪峡,散发着香味的柏树掩映着的香柏峡,皆因景生名,因义生情,情景交融,引人入胜。 在桂苑停下,这里有粗大的枝叶茂密的汉朝桂树,因而得名的。这时浑身都已经湿漉漉的,汉江三峡的雨,却没有浇灭我们激情燃烧的心火。看着茹桂先生“水粼粼最适晚霞照影,风清清尤宜雅士寄情”的联语感悟,让我们咕咕的饥肠提醒着新的希望在等待。 吃饭的地方叫喜河镇。传说这里山沟江畔,有一个十几间房大小的大石头,无缘无故的生出梅子树,因此原名梅河;后来人们觉得其谐音不好听,又讲出了因梅生艳而招的满沟里河里金鸭子漂游报喜的故事,改为喜河镇。现在也真的找到了满沟沟的金矿,自然是应梦当喜。听了这传说,吃着这汉江黄腊鱼,嘴里香喷喷的,心里喜滋滋。 住在大山大江的先民们,总是以大智慧创造着大幸福。 燕翔洞天 光艳如梦 夜听江水呜呜,松涛嘶鸣,澎湃的心老早就醒了。还是一路歌声一路笑,一路盘绕一路雨。 到了去燕翔洞的富水河沟口,先张开臂膀,与大自然合个影,迎接雨雾紫烟赐予的玉珠。“等你,燕翔洞等了你五亿年!”的标语,好有诱惑力。“紫燕展翅迎远客,富水扬波待嘉宾。”燕翔洞你别等我了,我来了!这一切尽在这雨中诗意之中。 跳上竹筏,披上蓑衣,戴上斗笠,撑起竹篙,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性,旷达着“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的襟怀。泰然处之雨中游,是在过滤人生酸苦的滋味,是在升华飞翔的梦。 神奇的卡斯特地貌,不是只迎接人类的光顾,也是紫燕祥绕的洞天。钟乳的山,钟乳的川,钟乳的湖,钟乳的海,钟乳的龙,钟乳的虎,钟乳的莺,钟乳的燕,钟乳的人样,钟乳的神像,这里是钟乳的世界。洞天里的一切,在五光十色的现代装饰艺术衬托下,光艳着自然,光艳着远古,光艳着现在,也光艳着紫燕和人们未来自由的心。 穿行在洞天,忽儿仰天唱歌,与天地共鸣;忽儿卧石静坐,和神仙同悟,久久不愿离去这黑暗中的一点光艳。出洞来,抬眼洞天联语:“眼前不是参禅,入洞来宜一点蝉意;足下并非求仙,乘竹去有几分仙境。”进入另个世界,我们还是有了与前人共同的感受,梦如燕翔,自由自在。 翠微亭前,“尽得闲情揽山水,常怀雅趣观洞天”,我们就这个样自得自然地走在自然之中。 站在富水河畔,与小艄公妹妹对一曲山歌儿,“妹子对歌好来吆——,听得我心里痒来吆——”,让陶醉的心,永远穿越在五亿年的洞天富水之上。 峡谷风情 痴醉快乐 “春云漠漠雨疏疏,小艇冲烟入画图。”宋代文人游中得雨趣,驾舟如烟波的情调,我们在汉江三峡和燕翔富水都领略享受了。 中坝大峡谷,听说其谷不大,我们便徒步进入,正应了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们也要于简朴中见深刻,于寻常处生奇惊,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百米宽的瀑布如帘而下,象珍珠丝帘静静的挂在青山翠峰之中,显得世界幽静无比,人心清爽无限。旋走栈道而上,方知此间人是极聪明的,连瀑布也是改造的。忽而觉得,真的什么事情还都得好好地学习。 从树丛间看到一汪碧蓝,号称月亮潭。在如墨的山水间微微地荡漾,点缀着绿夜中宁静的山野。诗人张可就说“山色空蒙水模糊,行云神女梦,泼墨范宽图。”这样的风情,如痴的行游,不是另一番审美的主旨吗?自然的景观,我们在淋漓尽致的吃茶中牵挂着你。 人造的悬空栈道,拓展高桥,梅花桩路,攀援嵌挂,水上浮桥…….我们在峡谷中如顽童般享受着。摇啊摇,摇着浮起的橡皮桥,摇醒的是我们童话般的梦;跳呀跳,跳动的是我们童年的天性。也有惟妙惟肖的观景草亭,古战场的擂鼓楼,激扬着我们向上的心儿。还有古色古香的岭南文化,静静漫漫中追随着我们永远炽热的心,我们如痴了,如醉了。 吃的是当地的农家饭,把人家菜单上的菜全点了,好吃的还要加餐。临走时,把千年老银杏树和青黄二龙的传说,拎在一壶岭南的包谷烧中,要让痴醉的快乐,永远伴随在我们痴醉的心。 雨中行游,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淡化了风雨,过滤了酸苦,清净了禅心。 古镇幽然 水乡沉静 我们住的是后柳古镇,清净中领略着沸腾的气息。据说后柳古镇原名油房坎,是坎上?间或坎下?有磨油的人们,磨出了柳丝飘逸的新生活,还有新景象。说实话,我没有答案,就连当地六十岁以上的人们,也很少晓得这些陈芝麻烂套子的事儿。这里,沿汉江依山势水韵而修建,古朴如史,美妙如诗。 清晨的水乡,薄雾在雨蒙蒙中起伏,打渔小舟飘飘移移;抱着汉江鱼打鳞的少妇,脸上还带着桃水般的红晕;斑雁不再是飞翔在天空,悠然自然的在水乡的柳丝下,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这里的一切都在变,这里的一切也都依然沉静如故。 形如熨斗,也称古镇。明清风格,商号林立幽静。古老的戏楼上,我们吼一板秦腔,把西北的粗旷和巴山的空蒙相融汇。石泉古城,在烟雨中清洗着发白的衣裳,如泣如诉着丰富的感情;城楼的大红门,泡儿钉如碗一样大小,讲述着这里的远久。汉江边石围栏上,诗联镌嵌,歌咏着古城古镇的过去,歌咏着水乡水韵的未来。 古朴在幽雅中超然,这是水乡的一种境界;人心在沉静中沸腾,这是行游的一种境界。自然的境界和人生的境界在这里交融,是神秘感?还是新鲜感?行者自知,游者自悟。 2012年6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