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桃园沟 我们自己的世外桃源
秦岭山大沟深,雄浑如父,慈秀如母,美丽如妻,含情如闺秀,总让人有太多太多的想了解,想呵护,想感恩。 涝峪是秦岭七十二峪中有名的谷峪。相传,因谷长支多面积大,雨季易泛滥成灾,故名“潦峪”。公元前117年前,《子虚赋》就有“上林苑有潦、潏”之记载,公元后147年后,改为“涝峪”;故《说文》载“涝水出于扶风鄠,北入渭”,《文选注》有“潦水即涝水也”,《山海经》和《汉书注》皆有史载。谷底常年流水不断,山脊直通秦岭梁顶,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历史人文众多,常使人想而往之。 桃源沟是涝峪东西河两大支系中西河的一个秀美山沟。便捷的交通可直达西河村驻地。过去,我对涝峪西河的印象,就是开金矿的人很多,正印证了古传“上十里,下十里,银子就在这十里,谁人能取此地银,除非他是人上人。”西河的部分人,因此早就而成为“人上人”了。过西河村散落的几户人家,就可以进入桃源沟。 去桃源沟观景静心,是我们的主要目的。沟内河水清清,悠悠漫流,两侧是连绵的群山。一条林业路通向沟内西河林场,是上个世纪生产队时期修的。进入不久,见一片开阔地,绿草茵茵,古老的板栗树下,我们坐在大石头上,享受着硕大树伞带来的阴凉;农家俱已人去楼空,呈现出宁静的田园景色。 问当地挖药的山里人,此地为何叫桃园沟?是有大片桃花园吗?是那个象陶渊明一样享受的世外桃源吗?却说:听老一辈人讲,这里就是刘、关、张三兄弟桃园结义的地方。我们也没有办法考证,只是传说而已。应该是,这里起先住了三姓人家,为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永结义邻,效仿刘关张,尊崇桃园结义,便建“桃园庙”纪念,以示后辈。当地戏词“志在春秋身在汉,心同日月义同天,三人结义在桃园,一君一臣一圣贤”,就是这样演绎忠义侠肝的。最后,还是领队雅竹大哥携我,在开阔地对面一个叫东坳子和西坳子的山坳下,发现有一旧庙址,林木掩映中,虽已乱石断垣,却也威严森森,问当地人即为“桃园庙”遗址,让我们证实了传说和演绎, 漫道的牛粪,引得牛虻呼呼作响,一群黄牛在山道上,注视着我们这些山外的来客,几个老牛悠闲的喂乳自己的孩子,山崖下就成了它们的栖息棚儿,山沟沟是自己畅游生活的天地,这里真正的主人,非它们莫属。沿途,蝴蝶儿不管那些,山雀儿依然欢呼,林蝉儿“知知了了”...... 沙沟分岔路口,过河左行去桃园瀑布,很远就可听见巨大的瀑布声音。顺声音右行,进入一个林树密密的小沟道,几分钟便有人惊呼“美哉美矣!桃园瀑布。”路小草密,树荫气凉,瀑雾从潭中升起,正是“山水之烟岚,四是不同……秋山明净而如妆”;宽约近十米的瀑布,从三四十米高空,如银练般由山坳奔泻而下,水珠似珍珠四处飞溅,到有张可久“山色空蒙水模糊”的感觉,煞是壮观。一个字“美”!因为地方不大,所以大家有坐着喜笑颜开的,有嬉戏打水仗的,有趴着照像的,有躺着摄影的,还有眯逢着眼睛陶醉的,俱都享用着这大自然美的韵律。一个字“爽”! 返回到分叉沟口的开阔地,林荫草地上吃完饭,歇息一会儿,五分钟可到“一线天”。当地人说进山口叫“龙脖子”,可见几米远近,就被山岩挡住视线,三拐两拐,细长弯转,如游龙的脖项,故名。望着滚滚的河水,我们时而扒着山崖,时而跳跃峡谷涧石,时而爬上峭壁,时而撅草抓藤,时而枯木搭桥,时而抱石填路…….脚下水流滔滔,头顶天如一线,故又称这一段为“一线天”。过了不到一百米的峡谷,看见有一片较大的山沟,树林原始,草木葱郁,水声轰隆,人走的痕迹不太明显,我们便不再走了,定定神,稳稳心,再回望欣赏“湍濑潺湲,云霞飘渺”之景。 听领队雅竹大哥说,前面还有悬崖“鸡上架”,那里一个接一个的峭壁,猴子难过,鸡飞能越,故名。翻过“鸡上架”,可到达东梁草甸。可惜我们遗憾的对出了“一线天”,没有福分和时间找回刺激了。 在桃园沟,我们寻找刺激的同时,徜徉在山花烂漫的海洋里,感受着“白云满袖香先溢”的美,还有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境界。让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与我们的心形成了通感,相互缠绕,相互联结,耳目达到了享受,身心得到了陶冶。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涝峪里桃园沟,那是我们自己的世外桃源! 2012年8月3日游桃园沟 8月15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