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11 10: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09年1月3日,全球最顶级的机车拉力赛——达喀尔拉力赛就将开赛,之后的15天里,来自全球的顶级拉力赛车手将要穿越总计9000公里的赛程。30年来,达喀尔一直以其艰险的赛程和壮美的沿途风景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全球的目光。汽摩业的顶级制造商、赛手在这巨型舞台上展开人类最惊心动魄的角逐。届时,广袤的荒漠中,机车极速狂飙,带起滚滚烟尘,天空中的直升机上,媒体记录着每个激动人心的瞬间,场面蔚为壮观。如今达喀尔已经不仅仅是一场赛事,它成为了人类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精神象征。达喀尔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激情车手勇往直前。
1个月后开赛的第31届DAKAR赛场上,目前赛事官方确定的中国参赛选手有4名,其中有三名摩托车手,这是中国摩托车手在达喀尔的第一次挑战。这三人中,我们更加关注一个例外中的例外——平民车手李智恒。说他例外是因为:作为耗资巨大的达喀尔,虽然一直都允许私人参赛,但这些“私人”不外乎发达国家的商界、演艺界的“富人”,甚至象撒切尔夫人的儿子马克也曾突破政坛的围堵去参加达喀尔,而李智恒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老百姓!
李智恒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西安,迷恋摩托运动近三十年,工作之余,他走南闯北,环游全国。江南水乡、大漠深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30多岁时他就已经骑摩托走遍了祖国90%的省份。几年前达喀尔刚为国人所知,他便着迷了,搜集有关它的一切。2007年他开着一辆3万元的二手摩托车,参加有“东方达喀尔”之称的《新疆环塔拉力赛》。虽然装备简陋、孤军奋战,但他还是很兴奋于能和众多优秀的职业车手同场竞技。4000公里的艰苦赛程过后,这撂翻无数豪杰与战车的“死亡之海”,似乎看到了李智恒作为一个平民车手的不易,在无尽的艰苦考验后最终放行-李智恒不仅顺利完成全部赛程,还取得了第10名的成绩。这样的成绩其实已经够一个平民摩友骄傲不已了,可是他并没有停下脚步,这次参赛经历让他信心倍增,心中燃起了更强烈的火—参加达喀尔,把梦想变为现实!
达喀尔是国内无数摩托车手的梦想,没有巨额赞助、没有经验丰富的运作团队、家庭的极力阻挠,这一道道关卡也让无数勇士停下了脚步,我们只得羡慕那些发达国家的车手在赛场上挥洒激情。而李智恒面对这些困难的时候选择了义无反顾,他只认方向而不去过多思考其他,他只顾及自己今天克服了几个困难,而不去估计未来是否会有更大付出,如果失败,付出的一切都将“空投”。准确的讲,这样的思维方式是“非正常”的,但历史证明,这种思维方式成就了无数壮举,麦哲伦在环球航海前,大地是球体还只是一个推论,可他只知道向西再向西!
1个行动永远比10个设想更有意义。李智恒当即停下自己的其他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达喀尔的参赛准备中去。终于,2008年6月30日,达喀尔官方确认的名单中赫然有了“李智恒”,另外两名摩托车手是1年前就得到达喀尔参赛资格的中国新动力摩托车队的陈建国和魏广辉。这一刻,中国平民摩友迈入达喀尔变得似乎已经近在咫尺。
正如一位法国赛会官员所言,达喀尔对于各国车手都是严峻的考验,但对于没有参赛经验的中国摩托车手这种考验将从国内开始。李智恒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或许天道酬勤,上天把这一通往梦境的门票给了永不言弃的李智恒,但更加严酷的考验接踵而至。
正常的参赛流程是:
1 有意图参加达喀尔的厂商和赛手洽谈,两者签订合同,着手准备来年的达喀尔。
2 第二年,在厂商资金、经纪公司的巨大推动力下,赛手获得达喀尔组委会的信任,得到“入场券”。
3 赛手代表厂商参赛,为祖国争得荣誉,为企业提高品牌价值,为自己创造人生辉煌。
可李智恒虽然取得了入场券,却缺少其中重要的一环——厂商赞助。时间虽然紧迫,但李大哥认为凭借“达喀尔”的知名度,赛前还是有希望找到赞助的。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但这第一个走的勇士,面对一片荆棘该当如何挪步?一部能适应达喀尔赛况的摩托就得几十万,钱从何来?除此之外,原本聘请经纪公司要打通的“关节”、要办理的各项手续也要资金支持,这一切全压在的孤军奋战的李智恒身上。每天早上的10公里长跑、1小时的器械训练、学习外语、查国外资料、了解赛程信息、学习外文界面的导航仪表的使用方法......李智恒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但这些并不算什么,最难的还不止这些:国内整个体育经济的运作体制与国际接轨还处在摸索阶段,李智恒所在的陕西更是落后于沿海,对于平民参赛是抑制还是扶持?为一个平民办理参赛的各项手续该如何操办?由于预订那辆如同天价的摩托车,李大哥已经花去了大部分积蓄,“光杆老百姓,没钱就得蹭脸”,为了办一个小手续,他得去6、7次,囊中羞涩的他,大冷天穿着单薄的解放鞋在门口等待多时,只是为能请到牵线的人吃个饭!他憨憨的说:“马上就要去南半球比赛了,那边是夏天,现在少买一双鞋可以让赛场上多一个汉堡呢。”
没有企业赞助就没钱给自己做宣传,没有广告宣传就找不来企业赞助,一切都在恶性循环着。几个月过去了,这个1米8的壮汉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眼看赛事逼近,仍然没有企业挺身而出赞助他,谁会舍得花1百多万的资金去冒险支持一个没有名气的平民车手呢?看着债台不断垒高,他犹豫了、迷惘了。退掉车辆,选择放弃?那段时间,他痛苦着,忽然有一天,一个海外的法籍华人——也是摩友,打来电话,说他们很高兴能够看到中国人站到赛场上,要加油,要为国争光!挂掉电话,李智恒眼睛湿润了,他想起了当时为自己争取参赛资格时一个好心的法籍华人,挺身而出积极推荐,为他担保的事;想到了不相识的加拿大的夫妇打来的慰问电话。。。。。。如果放弃,怎能对得起那些关注、帮助和支持自己的朋友?他挺起胸膛:必须坚持,砸锅卖铁也要坚持 !事到如今,是否参赛,已经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而是中国车手乃至中国人的诚信问题。李智恒想:就算我吃不起赛会提供的每日100美元的运动员专餐,背着干粮参赛,照样能骑车,而如果赛前退出,必将降低赛会主办方对中国车手的整体信任度。
李智恒这个做了10年的梦,着实做的夸张了点。但他的参赛是开创性的,更多年轻人会以他为榜样,去勇敢的追寻并实现自己的梦想,李智恒用心血趟过这些荆棘后,后继人的路会更加平坦。他的参赛是中国摩托拉力选手的重大突破,是中国机车文化发展到今天的一个重大成果,即便没有他的出现,中国平民参加世界体育赛事达喀尔的行为也一定会发生,这一切在发达国家早就很正常了。但今天,既然作为平民车手的李智恒已经走向世界,我们摩友就理应为他祝福,为这一天的到来而欢呼。作为摩托车爱好者这个群体支持他,实际上也宣扬了摩托车运动的魅力和我们自己,让禁摩靠边去,让我们在达喀尔赛场上一同畅饮悲欢,经历洗礼!
这里祝愿李智恒勇往直前,永远不在困难面前低头。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