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2013年7月17日大雨夜中,58岁的云南代课教师程兴贵从家门前两岔河近50米的瀑布跳下,自杀身亡。
这几年,每到教师节的时候,一些抓眼球的新闻关心的不是如何尊师重教,而是教师节的送礼问题----《教师节送礼成潜规则》的报道,必定成了各大门户网站的“宠儿”。再加上平常大家对一些教育乱象的看法,一时间,本用于尊师重教意思的“教师节”在舆论上大有被“妖魔化”的趋向。 因为老师掌握着一定的教育资源,他直接面对学生,学生成绩以及各方面表现的好坏,和老师对这个学生的重视程度也有一定关系。所以,起初,一些家长选择在教师节给老师“意思意思”,希望老师可以对自己的孩子“特别关照”,也是可以证实的事情。时间长了,有些家长就会想,别人都给老师送礼,我不送礼的话,老师会不会对自己的孩子“有看法”,于是,你送,我也送吧。所谓“教师节送礼成潜规则”大约就是这么来的。
更多的老师看了这篇报道,大呼冤枉,声称自己怎么在教师节没收到电子消费券之类的礼物?暂且不论这到底是不是已经成了潜规则,即便有些老师会在教师节收些家长给的礼物,可是在我们这个“节日送礼”已经成“明规则”的人情社会里,你要是单独要求教师行业免俗,大约可以视为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单独拿教师这个行业出来说事,也只是因为在传统印象当中,教师们应该是“出淤泥而不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被妖魔化的教师节,也只是承担了某种现象的一种“发泄羊”罢了。大家明里冲的是“教师”,不满的可能是整个社会的类似现象或者规则。
有人说,要改变“教师节送礼”现象,最根本的是要教育公平,不再有高额的择校费,不再有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之分,不再有城乡教育资源差异之分……不光是教师节,社会的其它方面又何尝不是这样?让制度去制约资源的分配,让人为的因素退场,让“公平公正”的本义融化到社会血液之中、去一起催动社会心脏的跳动,这似乎才是去妖魔化的最佳良药。
可是这又岂止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情?妖魔化教师节的是教师自己,是身边的许多人,也是我们这个社会,另外在这样的规则中,每个行业可能都逃不脱这样一种被妖魔化或者主动妖魔化的轨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