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5019|回复: 0

[上林苑诗词楹联学会] 在户县荣膺“中国楹联文化县”暨四中荣获“中国楹联教育基地”授牌大会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3 13: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孟繁锦
(20131113日}
     我今天很高兴来到户县,我曾经做过十六年的陕西人,今天重回陕西,感到格外亲切。特别是这些年发生的变化,我感到很震惊。今天是授牌大会,又恰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真是喜上加喜。
        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在户县落地生根,这是户县的光荣,是西安市的光荣,是陕西省的光荣,也是全国联界的光荣。我觉得这块牌子的含金量挺高,在全国不计其数的市县当中,县一级只有63个县市获得了此项殊荣。好多的县市积极努力地争取,但入选的条件比较高,要求也比较严。户县能够授牌,是值得庆贺的。四中作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今天在此授牌,这也是我们陕西省的光荣。我代表中国楹联学会对户县和四中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地祝贺。
      昨天我检查了几个创建点,今天又听了你们的汇报,看了录像片,印象很深。你们的创建工作特点可用三句话来概括:第一句话贵在自觉;第二句话喜在全面;第三句话重在基础。先讲第一句话贵在自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国,特别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户县是非常自觉地把创建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范畴,书记、县长、主任积极参与,各部门都是创建的基本力量,大家共同推进创建工作,这就是文化的自觉体现。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就会消失,作为一支军队如果没有文化,是愚蠢的。现在党中央大力提倡文化强国,意义非常深远。户县的落实工作抓得非常好,楹联创建的组织工作也相当好。楹联界有这样几句话:要办好楹联学会,要有这样几种人:联家(通晓楹联的人)、联友(热爱楹联的人)、联款(乐意为楹联投资的企业家)、联官(热爱楹联的官员)。在我们户县,像焦万利会长这样的联官,确实是很值得尊敬的。他们默默无闻地做了大量的工作,自觉自愿地去奉献。没有这种自觉性,就没有户县楹联文化良好的局面。
          第二句话,喜在全面。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不能一花独放,而要百花齐放。文化大发展也不是只抓好楹联文化,各种形式的文化都要全面发展。户县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已经获得了“中国农民画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鼓舞之乡”,今天又获得了“中国楹联之乡”的殊荣。这就是全面发展的鲜活例证,我作为中国楹联学会会长,也非常高兴,只有这样才能使楹联文化不断地发展下去。
         通过考察户县,我发现楹联文化在户县无处不有。不管是街头巷尾,还是农家小院,还有城市广场,到处都能看到诗词楹联。实际上,你们的诗词楹联不是点缀,而是一种教化,是教育人、启迪人。户县这样做是大手笔,值得称道。
        第三句话,重在基础。搞楹联文化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得有坚实的基础,在户县四中、人民路小学等处的参观,我很受感动。孩子们琅琅的诵读声,声声入耳,如果没有长期的积累,没有丰厚的积淀,那是做不到的。在四中校园挂了那么多的诗词,那么多的楹联,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据焦会长讲,户县的创建工作,学会十年前就有了想法,是一步一步扎扎实实走过来的。做好基础工作,对于人才的成长很有好处。你们创建楹联文化县的"六大工程",都体现出了狠抓基础,通过抓基础把楹联文化的根基夯实。
户县荣获“楹联文化县”这块牌子,是一个楹联文化冲击波,对关中、对三秦必将产生更大的影响。在此,我撰了一副楹联,作为我本次讲话的结束语:“古邑新葩开户上,枝繁叶茂傲关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