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5288|回复: 2

[上林苑诗词楹联学会] 一枝一叶总关情——读焦万利《诗吟天地》第四集-耿朝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6 08: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连绵起伏的山峰,波澜壮阔的长河,泱泱悠久的文化,成就了中国西部人粗犷豪放的英雄气概。蓝天白云下,长河落日旁,常有雄鹰飞过。焦万利先生就是一位活跃在西部诗坛的雄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感于事,动于情,兴于嗟叹,发于吟咏,敞亮作者之真心、真志、真情、真意,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的创作传统。
  感于事,感于什么事?翻看先生第四部诗集,一看便知,他或感于十四年来我国深化改革阶段一桩桩巨大变化的事,或感于他后半生全身心投入的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创建的事,或感于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或感于折射社会变迁、家庭生活中的事。读先生的诗,就是在形象地阅读着从本世纪初年以来这一段户县的历史包括户县文化的历史。
  先生深深扎根于民间,加上其长期军旅生涯的磨练和正直为政岗位的历练,先生始终用一双锐利的鹰眼观察社会,思考官场,阐释生活,批判现实,抒发胸臆,其情之真挚、率直,其核心价值观之清晰、明白,与我感同身受:“处事公心风气侵,常常检点去浮尘。吃拿卡要人羞我,守住清廉值万金。”(《岗位随感》)、对老百姓办事之难深有感触,对吃拿卡要之风深恶痛绝;“读史当崇青史名,一腔热血见真情。四知警世铿锵语,俯仰乾坤朗朗中。”(《咏杨震》)、对清廉之官大有崇敬之心;“楼盘大道涌繁华,市内清新无闹哗。百载详规呈远见,忆吾城建老开挖。”(《堪培拉印象》),先生时处遥远的堪培拉,一下子联想到咱们自己的“城建老开挖。”对城市建设规划短视行为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索贿无情瞒上下,卖官开价易权钱。蚊蝇得势成新贵,猫鼠联姻酿大贪。”《官场杂感——读报有感》),揭示了官场买官卖官的成贪之道;“村外惊闻怪事传,池塘鱼肚竟朝天。清晨再未听蛙鼓,原是上游污水穿。”(《初夏见闻》),先以叙事开篇,再以卒章道破,其巧,其畅,令人叫绝;“危桥漫步留心痛,空翠伤心惹客怜。”(《游渼陂湖未见游人》),听见了先生的唏嘘之叹;究竟怎样为官从政?先生说得明明白白:“谁说官场做人难,心底无私业贵专。自古清廉无富贵,政声更借万民传。”(《与友人论从政感言》)、“妙解官民存至理,风清气正朗云天。”(《过内乡县默诵县衙名联》)。我们说,只有一心想着老百姓的好官,才会有如此的感悟和爱憎分明的评判。“心牵民瘼不平事,诗赋乡村赤子情”(《夜宿故友家》),先生刚直的诗品,来源于先生对老百姓感情的相知乃至相融,来源于先生有着古圣贤、仁人志士的忧乐观,来源于先生厚道、踏实的人品。2007年8月8日夜,先生夜宿太平峪,突遇山洪暴发,先生想的不是后悔夜宿于此,而是想到老百姓的安危:“雷电轰鸣破夜天,山洪发怒踹平川,浪涛翻滚云空颤,心系苍生怎入眠。”(《夜宿太平峪》)。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波及户县,先生心急如焚:“星轮倒转三十载,重整戎装到阵前。”(《观汶川大地震实况转播》),一个战士的爱民之情令人感动;2008年,《小灶台的变迁》一文引起先生感慨:“农家祖辈袅烟图,土垒灶台常染污。沼气蜂煤虽好用,不及时尚电磁炉。”“口谈调控为民生,多少楼盘天价中。谁系苍生忧乐事,疑难片片向寒风。”“谁记范公忧乐心,……行胜于言有几人。”“三吏辛酸史,一生苦难身。秋风期广厦,百姓是知音。”(《观〈杜甫〉剧后》),可见先生平民情结的浓烈;先生自幼家贫,从艰难生活中积淀的赤子之心——为人为文两相同。如“兴读佳作竟传神,情系苍生感慨深。”(《读王九思〈卖儿行〉》),再如《咏牛》:“精耕细作送春秋,沐雨栉风谁计酬。唯喜丰年粮满囤,寒风无怨总埋头。”先生十几年为诗乡建设呕心沥血,自是人们崇敬的“老黄牛”。笔者亦有同样的审美感悟——当老黄牛活得踏实而精彩。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先生的爱国之心,浸透于诗的字里行间。写于2007年的《夏收怀感》,高歌着国家“三农”政策,放纵着自己欢乐的心情:“国税而今皆免去”,其快愉豪迈之情溢于言表;写于2006年的《青藏铁路通车感赋》更是感触深,用语精到。先生在青藏高原服役21年,深感其道路的遥远与行路的艰难。通车喜讯传来,先生十分高兴:“穿越昆仑日月临,欢声笑语撼星辰。……意漫珠峰心浪涌,情倾雅水玉杯斟。”,其喜悦之情,真是高漫珠峰,情倾雅江,是一个经历过青藏行路之难的军人从心底发出的歌唱。“车行戈壁眺雄关,国脉蜿蜒海岳连。”(《过嘉峪关》),没有实地从军的体验,是写不出这样雄浑大气的诗句的。
  先生的爱国之作,不仅仅给人以口号,而是给人以深邃耐嚼的思考:“莫怪当朝人慕汉,而今海域有国殇。”(《观〈汉武大帝〉》)“康乾国土海疆宽,最痛晚清割地残。桑叶图形谁记忆,杂陈五味话河山。”(《有感于德国总理默克尔赠国家主席习近平1735年中国精美地图》);对祖国的热爱,还体现在对国家领袖及历史人物赞叹的诗句中:“茅屋立命转乾坤”(《瞻仰毛泽东故居》)、“民权民主系民生”(《南京杂咏》、“总将春色巧安排”(《电视观深圳变化怀邓小平》)“安邦历险多霜雨,理政平冤耀古今。”(《瞻仰胡耀邦故居》)“一统中华崇塞上,天骄胜地尽雄风。”(《拜谒成吉思汗陵》)“惟有民心不敢欺”(《瞻仰贺龙铜像》、“和平协议第一功”(《过阿沛庄园随感》)、“情钟社稷忘生死,义唤人民有政权。”(《瞻仰谭嗣同故居》),字字句句,尽吐爱国之心和敬仰之情。
  先生自是一个外表内敛、内心炽热的诗人。对于亲情的描写,更显其品质:“梦怀身背影,父唤子孙声。梁上观椽瓦,屋中透月星。”(《甲午清明节回老宅》),将读者拉回过去的岁月,其情其景令人感喟不已;“我与老妻随手指,新春尽在笑声中。”(《逛年集》),一幅恩爱图再显火红年节的气氛中;“日暖风和一线牵,飞扬起伏上高天。凝神仰望新鸢好,漫步田间学少年。”(《老妻放风筝》),其老妻学萌之举,让读者一下子爽到心底;“老妻涂药更情牵”《苦吟带状疱疹》,其互痛之情,跃然纸上。毅璋工作调动,先生的叮咛给孩子以踏实的指引:“人生凭苦干,天道亦酬勤。……履职常望远,敬业赖专心。家有清风在,征程不染尘。”无一句诳语,尽是普通人家教孩子做人的实话,浸透着父辈殷殷的期冀。
   感事吟咏说时代,一枝一叶总关情。焦万利先生是一个多产的诗人,是一个值得人们去研究的作家,他热爱生命,向往崇高,总想站在更高的诗的台阶上。这种创作动机印证了爱因斯坦的一段话: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这种愿望好比城市里的人渴望逃避喧嚣拥挤的环境,而到高山上去享受幽静的生活,在那里通过清寂而纯洁的空气,可以自由地瞭望,陶醉于那似乎是为永恒而设计的宁静特色。
    这才是一种创作的状态,这才是一种雄鹰的境界。希望我们的诗人都向他学习,选择一种高尚的境界而有意义的生存方式并奋斗着。



发表于 2015-11-2 17: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的真好!
发表于 2015-11-6 16: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