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5368|回复: 0

[画乡诗社] 扫雪(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3 22:03: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扫雪,是现实生活中一件最普通的事。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好。关乎到一个人诸如道德、文明等素质问题。
       小时候,我家住在秦岭深山一个偏避的小山沟里。记得童年时候的冬天,下雪的日子特别多。但凡下雪,我就被父亲动员扫雪,与其说是动员,倒不如说是命令,因为每到扫雪的时候,父亲都是率先垂范,出于对父亲的敬畏,自己是不敢怠慢的。记得扫雪是有乐趣的,比如堆雪人,比如把雪堆成一种状如房子的造型,也可以把雪堆成动物造型,比如马牛羊等等。也正是通过这样有趣的劳动,才把扫雪固定成童年时的保留节目,逢雪必扫,甚至有时候还盼望下雪。从开始的受驱使,到最后的主动,这都归功于扫雪时候寻找到的趣味。
        童年时候,正是集体化的年代,最显著的特点是,那时候人们的思想觉悟比较高。虽然父亲的口头禅是“各扫门前雪。”但实际行动却不是这么保守。那时候,没有公路,门前的羊肠小道是通往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这条路是不允许积雪的,这是作为生产队长的父亲最朴素的觉悟。每次扫完自家房前屋后的积雪的时候,父亲会带着我去清扫路面的积雪。乐此不疲,有时候竟然要扫二华里,扫到另一户人家的房前。一场下来,扫得人胳膊酸疼。在父亲的影响下,另一户人家不敢怠慢,便从自家门前往下一户门前扫。依次类推。
       小时候,有一副年画,画面上,是一个冬日的早上,一户农家小院,门楣上悬挂着“革命军属”牌匾。一位老大爷打开门,准备出来扫雪,发现门外的积雪早已被人清扫干净。几个小学生躲在门两边。很显然是这几个小学生替大爷扫了雪。这幅画的标题就是“谁有替我把雪扫?”现在回忆起这幅画,还觉得非常亲切。就好像自己就是画中主人公的其中一个。我们队上有一户五保户,腿残疾,在生产队享受诸如看场地等的优待。给他家扫雪,占据我童年时候许多时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当志愿者。虽然当时是受父亲的鼓动,现在想来倒觉得自己非常高大。
       扫雪不能一蹴而就,要随时随地。换句话说就是随下随扫,不能积累。如果积累到一定程度,就给清扫带来麻烦。因此,每逢下雪天,自己就不敢慵懒。也正是在这样的锻炼,培养了我勤劳的品质。这样的品质,一直贯穿于我的少年时代。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父亲病逝,我步入青年人的行列。没有像父亲这样的人督促和影响我,自己一度变得自私,认为只要扫完自家的雪就是,至于为别人扫雪,那是出风头的事。但是,期间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彻底改变了这种想法。记得有一个冬天。我在一条山沟里当娃娃王(对小学教师的戏称)。有一次,适逢下雪,一位老大妈硬是冒着数九严寒,把整条沟十多里路面的积雪给清扫干净,顺便交代一句,大妈可是这沟里的五保户,他无儿无女,自己也很少出门,下雪天对她毫无影响,但她自觉扫雪。为大妈的事迹所感动,当时我写了篇通讯稿投给县广播台。我的这篇稿子还在年底被评为优秀稿,个人获奖,自不必说。
      近十多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等因素,扫雪成为鲜有的一件事。为别人义务扫雪自然是做梦的事。今年的第一场雪如期而至。早晨起来,外面白茫茫的一片,没有犹豫,我开始清理自家门前的积雪。邻居和对门也没有例外。不同的是,各家都扫各家门前的雪,与对门、与邻居保持着楚河汉界。谁都不会给对方多扫一扫帚,这让我感到有几分无奈。也更加让我怀念童年时候下雪的日子。
       如果你不是志愿者,那么不需要你去扫别人家门前的积雪,你只需在每一个落雪的日子,尽心尽力把自家门前的积雪扫净,不留死角。因为现在法制健全,如果你不扫雪,谁在你门前跌倒摔伤,重则你要给人家的治疗费买单;轻则招致别人的唾骂。与己与人都没有好处。从自家庭院开始,让文明成为一种常态。你何乐而不为呢?
2076972327.jpeg
mmexport147986202056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