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7033|回复: 0

[户县报导] 鄠邑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第一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4 09: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 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我县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各种强农惠农政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积极培育主导产业,“户太八号”葡萄已成为户县农业新名片;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新途径,以省级重点镇建设带动小城镇建设,以工业园区建设带动促进农村标准化社区建设;大力推动农村片区化社区建设;广泛开展和谐村庄创建,全面提升农村群众精神面貌;积极推进农民技术培训,实施培养农村优秀青年致富带头人工程;以农村片区化社区建设为载体,搭建政府职能、惠民企业、社会志愿者等服务平台,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社会公共事业服务实现全覆盖,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形成。

(一)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1、新农村重点村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十二五”期间,全县完成322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任务,实现投资总额4.2亿元,村内道路硬化4974705平方米,修建村内排水渠562689米,安装路灯21263盏,修建垃圾台(容器)46286个,硬化健身广场504276平方米,完成农户改厕70335户。全县农村基础设施硬件基本到位,群众生产生活、文化娱乐条件得到基本满足。
2、标准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效果良好。依托高新草堂科技基地及草堂省级重点镇建设,全力推进标准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庞光新苑一期,草堂新苑一期两个社区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建成徽派民居1014套。草堂新苑二期21栋18—24 层主体完成,配套社区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建成。高冠景苑11栋11层、水镜草堂刘家庄社区50套4层叠加式安置楼主体完工,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正在进行。完成农转居6865人,转户群众均享受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及养老保险。
3、农村片区化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根据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以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为实施重点,户县承担了“西安市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示范县”任务。通过在中心村新建、改建和扩建公共服务中心,承载生活、文化、政务、产业等服务功能并辐射周边村庄。目前2014年22个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项目主体建设及文化广场、幼儿园学校、养老服务站、公交停靠站等配套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各项行政审批服务、企业市场化便民服务,群众性文体休闲娱乐服务培优青年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已陆续进驻社区,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各类生产生活服务,我县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节约资源,保留民俗、提升服务的就地城镇化新路子。
4、“西安最美乡村”逐步创建。按照村庄规划规范、自然环境良好、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等五个方面评价标准,积极参与全市开展的 “西安最美乡村” 创建工作。十二五期间,创建“西安最美乡村”5个,分别为:草堂镇李家岩村、甘亭镇东韩村、玉蝉镇胡家庄村、旅游景区管理局煤场村、蒋村镇五凤村。

(二)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草堂重点镇、祖庵文化旅游名镇、秦渡古镇、蒋村生态镇开发建设有序推进,石井景镇一体化、涝店传统集镇建设启动,全县14个镇(街办)分别按照高新产业型、旅游服务型、现代农业型、工农结合型和综合型的特色模式健康发展,差异化格局初步形成。

(三)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以农业园区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基本建立,以扶优扶强为原则,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示范园、标准化种养殖基地等统筹城乡发展项目建设,全县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态势良好。自2010—2014年,全县共有34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列入西安市统筹城乡发展项目,实现总投资13.09亿。 全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形势良好,建成省市级农业园区8个,设施农业面积达到5万亩;累计认证绿色农产品13个,无公害农产品21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8个,认证总面积达1.14万亩;“户太八号”、同兴西瓜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以上,年产值6亿多元,成为农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渭河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新农投万亩葡萄示范基地,秦户生态园区等产业特色和主题功能定位明显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迅猛;国维淀粉、格润牧业、三秦香食品等一批国家级、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日益壮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规模扩大,目前全县家庭农场、经营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300余家。

(四)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水平逐年提高。
       在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创新性开展和谐村庄创建活动,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推动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县已创建和谐村庄达标村89个,完成投资850万元。达标村农村管理服务水平达到和谐村庄评估标准,形成产业鲜明、运转协调、设施完善、管理有序、整洁优美、文化丰富、文明和谐、保障全面的农村社会公共事务体系。全县农村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扶贫社保、治安维稳城乡一体化体系逐步形成。公办幼儿园、中小学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建立了全学段教育资助体系,率先实现13年免费教育,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97.6%、农村适龄儿童就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92.3%;加快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制定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及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一揽子实施方案。按照“五室分离”要求,村级卫生室全面升级,村级卫生室普及率100%;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三级文化网络,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文化阵地全面升级;建成等级客运站8个,客运招呼站291个,开通农村客运和公交线路59条,客运班车通车里程达1845公里,乡镇和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100%,实现了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建设目标;全县扶贫帮扶体系形成,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全覆盖。

(五)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迈出新步伐。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
农村按照《户县深化改革工作要点》(户办发〔2014〕69号)文件精神,我县深入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截止2015年11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438个行政村,完成入户调查407个行政村,完成信息录入401个行政村,完成内业上图401个行政村,完成外业核实377个行政村,完成一轮公示353个行政村,完成签字确认69个行政村,完成签订合同69个行政村。至此我县农村土地确权第一阶段入户调查工作已完成93%,第二阶段信息录入审核工作已完成90%,第三阶段公示勘误工作已完成81%,第四阶段签字确认工作已完成16%,第五阶段签订合同工作已完成16%,现在正积极开展部署第六阶段颁发证书工作。

2、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工作
完成全县15个镇(街办、景区局)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工作,所有权证已100%发放到村,全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171.91万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确定祖庵镇、甘亭镇作为试点,目前已完成两镇权属调查57个行政村,共涉及农户宅基地17000余宗。原天桥镇、原苍游镇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已到小组。

3、农村集体建设性用地确权工作及集体土地上房屋所有权确权工作
完成集体建设用地在祖庵、甘河两镇试点外业调查,现处于验收整改阶段,涉及16000宗土地确权。完成渭丰、蒋村、涝店、玉蝉四镇确权招标。

4、农村集体林权确权工作
全县农村林权确权工作全面结束,全县共完成林权确权65.42万亩。

二、存在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高。虽然经过了第一轮的新农村建设,全县518个村基本能够完成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但是由于各村经济条件及建设标准不够高,街道窄小,绿化不整齐,垃圾收集清运不及时,村容村貌倒退等现象存在。

(二)村庄社会事务管理体制没有形成。比如垃圾清扫清运,路灯管理,文化广场体育健身器材管理,农家书屋管理,绿化美化维护,自来水安全管理等等,农村社会事务管理没有形成长久系统持续的管理机制,导致脏乱差回潮,路灯损坏,健身器材损坏,农家书屋关门上锁,绿化无人修剪维护,农民画墙乱贴乱画,卫生费、水费收缴困难等现象。

(三)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和实体少,特色农产品品牌杂乱,且缺乏影响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力较弱、带动力不强,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少,结构松散,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农村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科技研发、推广能力与倾力打造现代都市特色农业基地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基层农技人员明显不足;城乡教育资源严重失衡,农村师资力量、校舍条件、办学经费等与县城有差距;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卫生医生技术水平低;农村文化娱乐设施设备不够全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城镇有区别。

(五)统筹发展机制尚不健全。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重城轻农的政策导向逐步拉大了城乡差距。比如,在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在发展环境方面,城乡居民在入学、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存在差别;在户籍管理中,城乡一体户籍管理制度没有彻底改变。农村金融服务面向农村服务的金融产品少,农业贷款不易,特别是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贷款难。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不明晰。职业农民技能分类专题培训效果有待提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