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6759|回复: 0

[户县报导] 鄠邑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第四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6 09: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第四章

第四章 重点工程
   一、新型城镇化与重点镇建设工程
不断优化城镇的结构和功能,实现产业集聚,提升产业水平;让更多的农民实现身份、职业和观念的全新转换,缩小财富分配、发展机会、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 按照5个类型打造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城镇:
综合型。甘亭街办、余下镇、五竹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强化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等功能,充分发挥中心辐射及带动作用; 高新技术型。草堂镇、庞光镇:依托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户县科技产业园,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镇区内服务业的发展;旅游商贸型。祖庵镇、秦渡镇:依托文化旅游名镇和秦渡古镇,整合宗教历史、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加大开发建设力度,重点开发特色餐饮、优势农业和周秦文化旅游,建成西安市民周末游的首选目的地;现代农业型。蒋村镇、甘河镇、石井镇、涝店镇、玉蝉镇: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基地,突出设施农业特色,重点发展时令水果种植基地、乡村旅游和生态观光旅游; 工农结合型。渭丰镇、大王镇:重点发展印刷包装产业、设施农业、商贸物流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
依托现有经济社会发展资源优势,加快小城镇镇建设,使其具有都市田园、工贸繁荣、商贸流通、宜居宜农等特色显明的和谐小镇,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提升城镇化水平。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程
(一)继续抓好新型农村标准化社区建设工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民增收、环境提升和民生改善结合起来,努力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形成环境美化与经济发展互促,新型农村社区与农民富裕并进的良好局面。重点加强对秦渡镇统筹城乡示范镇、渼陂湖区域开发的支持力度。
( 二)扎实推进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建设。按照中央《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5﹞30号)文件精神,到2016年底,完成100个左右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建设,突显农村社区生活服务功能,提升文化服务功能,强化产业服务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逐步实现城乡股份均等化、农村生活方式便利化市民化、农民就地城镇化,着力打造西安市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示范县。  
(三)完善社区运行和管理机制。强化社区的日常运行和管理,规范新型农村社区的名称、标志和内容,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建立综合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就业、培训、农技、商贸、气象、土地流转等相关信息。拓展县镇(街)工作中心下移、服务职能下延、彻底解决服务农村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鼓励工商企业服务进驻社区,发展餐饮、超市、电费收缴、话费充值、网上购物、邮政代办、农资购买等商贸服务业,丰富社区生活、文化、娱乐功能。增强社区自我发展能力,拓宽集体收入来源,研究制定《农村社区人员招聘工作实施办法》,《农村社区工作经费保障管理办法》,保障农村社区日常服务运转工作正常开展,实现社区长期规范化,法制化,正规化运转。  
三、幸福新农村建设工程  
立足全县现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明显效果,完善新农村重点村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各项后续管理,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做好由“新村”向“美村”提升转变,开展幸福新农村建设工作。“十三五”期间,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力推进幸福新农村建设工作。
(一)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突出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建立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网络,重点解决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随意抛弃和焚烧等脏乱差问题;倡导农户栽植高大树冠品种树木,用于美化环境,遮阴避暑;在有条件的村子修建涝池,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增加局部空气湿度,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二)加强古村民俗风情建设。挖掘农村文化古迹,对其进行修复保护,有效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名镇名村的建筑形态,自然环境,传统风貌以及民俗风情,培育和建设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引导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使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继续加强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各村广场、农家书屋的作用,通过广场舞、开放农家书屋等宣传积极向上的文化理念,实现社会的和谐安定。另外深入开展和谐农村创建活动,树立良好家风,弘扬公序良俗,创新和发展乡贤文化。
(四)加强美丽庭院建设。引导农户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建设,从创造优美的家居生活环境入手, 按照“环境卫生清洁美、摆放有序整齐美、庭院设计协调美、种树栽花绿化美”的要求,实现庭院内外的绿化、美化、洁化和序化。
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
(一)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形式各样的新型职业农民就业培训,整合资源建立6个培训定点机构,推行“培训、鉴定、职介、就业”培训模式,努力使每名劳动年龄段内有求职愿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都能免费获得一次职业培训,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享受一次就业介绍。
(二)打造“户县家政服务”品牌。继续推行“订单式培训、有组织输出、劳务派遣管理、品牌化全程服务”一条龙劳动力转移就业模式,打造“户县家政服务”品牌形象。
(三)实施优化“培优工程”。依托陕西省整省推进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在“培优工程”基础上,鼓励并资助更多的农村优秀青年致富带头人,进入大中专院校继续深造, 为未来户县农村农业的发展壮大储备更多的优秀人才。
五、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工程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改革工程,也是一项利民的改革工程。其范围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全部资产,包括各类流动资产、农业资产、长期资产、固定资产,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重点是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对非经营性资产,将重点探索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有效机制;对经营性资产,重点明晰产权归属,将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展多种形式股份合作。在条件成熟的镇村,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的改革试点。 同时对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进行分类实施改革试点。   
(一)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坚持农村的承包关系保持长久不变,在基本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按照不动产统一登记原则,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出台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相关政策措施。在有条件的镇(街)开展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
(二)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缩小土地征收范围,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允许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确定为工矿仓储、商服等经营性用途的存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享有同等权利,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前提下,可以出让、租赁、入股,完善入市交易规则、服务监管制度和土地增收的合理分配机制。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探索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有效途径。
(三)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在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全面核实农村集体资产基础上,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改革。对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探索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有效机制;对经营性资产,重点是将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赋予农民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更多权能,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机制,切实防止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少数人侵占、支配集体资产,防止外部资本侵吞、控制集体资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