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58076|回复: 0

[村村寨寨] 【人文鄠邑】“穆杨宁”——庞光镇木家堡、杨家堡、宁家堡的村名来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5 14: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浮云而已 于 2018-1-5 14:23 编辑

【人文鄠邑】“穆杨宁”——庞光镇木家堡、杨家堡、宁家堡的村名来历

1.png

       庞光镇木家堡、杨家堡、宁家堡。
       穆杨宁是鄠邑区庞光镇穆家堡、杨家堡、宁家堡三个村庄的总称,隶属庞光镇管辖,位于秦岭山化羊峪出口,环山公路以北,大庞路南段两侧。
       庞光村原为一条东西街道,有五六里之长,时称“长蛇阵”。由于村子庞大,人口众多,前景光明,故命村名为“庞光村”。
       鄠邑区化羊庙明景泰三年(1452年)石碑可知,庞光镇原为庞光村。北宋第一状元杨砺于后唐时期(931年)出生于庞光村,由此推考,至少在唐末五代初已有庞光村。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之前改村为镇,此说缘于明万历十九年户县草堂寺铁钟上铸有“庞光镇”三字之故。

村名来历:
       清同治年间,户县境内发生战乱,战火使庞光街东段房舍被烧毁,幸存西段约三里长之古街,一条街三个堡子:中段为穆家堡(木家堡),西段为杨家堡,东段为宁家堡。当地人习称“穆杨宁”。

       庞光镇城墙只有六尺高,庞光镇原无城墙,后因附近九华山、万花山常有成群土匪光天化日入镇盗抢,为防匪患,于清末始筑城墙,城墙只有六尺高,城门楼子对戏楼子庞光镇也曾有一座城隍庙,始建于清乾隆14年(1750)。由镇上一炉客首倡,并带头捐银600两,“上三堡下三堡”一致拥赞。遂由官人、士绅、商家33人奔走,共募化银两6万,聘请名匠数十人,督工15人,邑人出劳,六个月告竣(见修城隍碑文)。庞光镇过去的店铺商号大多为本镇或附近的人开办,比较有名气的有关振声的“茂盛成”,崔俊浓的“裕茂堂”,宁思明的“福盛益”,杨育祥的“德祥昌”等,”。山西人吴某在镇上开了个“集德合”,专卖京货。 最大的店铺是“泰来恒,1915年农历10月14日,户县知事秦福相下乡“禁烟”,当晚住进“泰来恒”。秦福相以禁烟为名,苛诈残害百姓,当夜一更许,早已预谋的数百民众拥入庞光镇,包围了“泰来恒”,遂抱来一捆捆玉米秸秆,拥堵住“泰来恒”前后门,同时点火。熊熊大火将“泰来恒”化为灰烬,秦福相的4名幕僚被当场烧死。烧伤的秦福相于黑夜混乱中逃入对门张四肉店,命张四将他促到城墙上,溜下城墙连夜逃回县城。一月后,事件的带头人史德性被秦福相抓到县署(县府),毁掉四肢,拒不招供其他参与者,遂壮烈就义。1919年,当地老百姓于镇北为义士史德性立起高大的墓碑和纪念碑。
       明清以来,大王、秦渡、庞光三镇为户县著名的商品集散地,沿街商铺林立。

城隍庙:
2.jpg

       杨家堡城隍庙是户县东南部地区现存少数民间庙宇之一,其规模宏大,保存较完整,距今已将近200年历史。该庙建筑整体坐北向南,面阔五间,进深七架;大殿正中祭台上供奉城隍,正门上挂有牌匾,上写“城隍庙”。 在城隍庙东南方3米处立有一通捐资修庙碑,碑文记载了清嘉庆十三年附近村民集资重修城隍庙的事件。碑身正面右侧内容为捐资修庙的过程,左侧记录了捐资人的姓名及捐款数。在捐资人中,除人名外还出现有“清忝号”、“长顺号”等12个商铺的名字。


杨砺:




3.jpg

      大宋朝第一状元。户县庞光镇杨家堡人。《宋史·杨砺传》有载,宋朝伊始,急需才俊辅佐朝廷。于是太祖赵匡胤于建隆元年在东京汴梁开科取士。俗话说:“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冷娃排两行。”岂料,高中状元的竟是陕西户县人杨砺,他是宋朝118个状元中的第一个状元,也是北宋(167年)、南宋(152年)两朝319年陕西唯一的状元。《状元谱》将这件颇不寻常的事件称为“关中千古唱首焉”。杨砺性聪敏好学,建隆(宋太祖时)中举进士第一(状元)。杨砺刚中状元,父亲就去世了,他悲痛欲绝,以俸禄不足以奉养母亲为由,闲居不仕。直至官府、亲朋催促才去赴任。不久,又因母亲患病而辞官。其母病逝后,杨砺则“移孝于忠”,返京做官。开宝九年(976),被召试于学士院,授以陇州防御推官,入迁光禄寺丞,后转秘书丞改屯田员外郎,继任鄂州知州。在鄂州任内以政绩卓著闻名,后迁水部郎中,不久又调任度支郎中。咸平元年(998),砺中进士已三十余年。宋真宗赵恒即位,杨砺谦虚谨慎,为人低调。真宗曾问他何年及第,杨砺默而不答。后真宗知其为状元,后悔所问。对其不以状元自傲的品德,极为敬重。自悔失问说:“砺不以科名自伐。” 杨砺为官清正,一生廉洁。从宋太祖至太宗至真宗,杨砺三朝为官,却蜗居于京城一窄巷,上下朝均步行,其清苦之境令宋真宗“嗟悯久之”。于积劳成疾,咸平二年(999)杨砺去世。宋真宗十分悲痛,真宗乘车冒雨临丧,砺家巷道窄,车不能进,真宗步行至灵前嗟悯久之,亲自冒雨前去吊唁。回朝后悲痛万分,罢朝数日,并追赠杨砺兵部尚书。杨砺死于宋都东京汴梁,后葬于故乡陕西省户县秦岭北坡牛首山下杨家堡东北300米处。系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建。墓前石碑书:“宋进士杨砺墓”,为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所书,户县知县汪以诚立石。墓基边长:东西18.30米,南北21.50米,高4.90米。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遇春:
       抗日英雄李遇春,穆家堡人,1910年出生,中国国民革命军38军177师师部秘书,1939年6月6日于山西中条山与日军作战中牺牲 。


杨自修:
       教育家杨自修,杨家堡人,为人蕴籍好学。在解放前一直在教育界教书,解放后任小学校长,1954年曾任县文教局科长,后担任主管文教、卫生的副县长,一直干到1966年5月,改任县政协副主席。文化大革命先从文艺界、教育界开刀,杨自修首当其冲。杨自修在当副县长的十多年的工作被颠倒黑白的被所谓揭发,许多理当进行的工作都被说成是“罪行”,受到反复批斗。1967年元月30日的下午,一群戴着红袖章的农民闯进县委大院牛棚,找到正在写检查的杨自修,挥舞拳头,大喊大叫地把他拖出来,进行批斗,从批斗的内容看,原来是大队死了5头牲口,大队造反派认为是因为杨自修让迁移饲养室引起的,故此要对他进行批斗。杨自修成了“破坏农村集体经济”、“破坏生产”的罪魁祸首、“阶级敌人” !)当晚,杨自修心力交瘁,辗转难眠,决心离开这个世界,于是趁人不备,找到一井,奋身投入其中。但是死也是不容易,很快被专政队人员发现,七手八脚把他拉了上来,浑身已被水湿透,狼狈不堪。人未得死,活罪难饶,他被认为是“向革命群众示威”、“自绝于人民”。对他进行了更大范围的批斗,批斗时说他“罪责累累,罪恶滔天!”所幸,他终于渡过了那漫长的十年浩劫,获得了新生,活到了21世纪,在2005年90余高龄的时候,无疾离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