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2018年9月4日,我从西安北到鄠邑,购买的高铁车票上又出现了这样的字,“哙邑站”——我也是醉了,尴尬啊,要乘车,就只能忍了,不知道外地人要是看到车票上这样写的“哙邑”会不会被误导呢?
2017年9月9日鄠邑升区,已经整整一年了。 之前被央视播音员在介绍西成高铁途经的线路站点时,把“鄠(户)邑区”读成了“鄂(饿)邑区”。 直至今日西城客专高铁票上还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是怎么了?
出现这样的问题,做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户县人,哦,现在是鄠邑区人,我不禁想问,这是哪块出了问题,这究竟是谁之错?
这是“央视播音员”和“西城客专高铁”和我们杠上了?
曾子日三省其身,咱就年一省吾身吧,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自身的问题呢?
同学们了解信息是从什么渠道呢?我这个人比较懒,虽混迹江(网)湖(络)好多年,但只记住一句:购物上淘宝,有事问度娘。
百度、360搜索“户县改名鄠邑区”,“几乎”骂声一片。这个几乎的概率是多少?谁搜谁知道!
忽然想起了小时候学的课文上讲的孔乙己:逢人便问“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 “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鄠邑区的鄠字,怎样写的?”
众所周知一个成功的商号,它必定是:一个易读、易写、易记,同样经济要高速发展,社会要进步,一个便于传播的区名,也特别重要!
“鄠邑区”这个名字能在“孤芳自赏”中走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