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万华山朝阳景区欢迎您!
一.东路人文景观线万华山(云际古寺)
万华山位于西安市户县东南29公里处,距离西安42公里,距离咸阳58公里。在环山旅游太平峪村南侧,属三桥峪森林腹地中。万华山峰,最高海拔1917.0米,和橡山、草坪岗,并称凌霄三峰,山体由混合花岗岩组成,故形成众多峻峭地形。昔日坡峰,野花万种,色彩各异,绚丽夺目,宜人赏游,又名“玩花山”。
<一>由延岔
经三桥峪老碗沟口东面河流“由延岔”山脉进入森林茂密地带是登万华山的主要人行步道。由延岔山峰,峰青岭翠,且多峻拨之姿。群山寂静,山岚深壑而出,在山间轻回慢绕,自然景色格外妩媚,游人步入其间,听鸟声、观山景,使人心旷神怡。游人经由延盆岔山脉攀登约两个小时,就可登上草坪岗——橡山景区。
<二>草坪岗
草坪岗远望是一座峰,登顶方知其上极为平坦,广约30余亩。驻足远望,使人心情极为舒畅。
<三>橡山寺庙
橡山寺庙是万华山的一座陪峰,海拔1500米,到此可看橡山婀娜姿色,秀丽风光,森林密布野趣。顶峰西侧菩萨洞前两颗高大的橡树,枝叶繁茂,亭亭如盖,是“橡山”名称的由来。《户县文物志》确定其为古树,高约13米,胸围均在2.4米。其一梢垂到崖上,形如垂槐,形态非常好看,故名双垂橡。传说橡山寺庙为赤脚李氏所建,庙东侧石崖上有李氏足痕印。
<四>菩萨洞
在橡山顶平台上有花岗岩石条砌成两层门楼,上层供奉神像,下层行人,门楼西侧,三孔并列的石砌拱洞。石门两边挂着用紫檀木制成的对联:“石庙无灯依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是唐太宗亲笔御书。
<五>龙脊岭上仙人路
从橡山寺庙往上,沿龙脊岭山脊上行1600余米,高差达400多米,才可到达万华山顶。一条东南方向一米宽的万刃形山脊直通山顶,两侧绝崖耸立,岭形十曲几弓,宛如游龙。极陡处凿有石阶,名曰“仙人路”,共160多台阶,高130多米。因当年高谦集资设置的20根铁柱,60丈铁链。爬行其上,险象环生,脚手颤抖,石阶两边林木如屏,登高远望,万华山峰奇危,孤耸挺拔,云际茫茫飘然如仙。
<六>万华山(云际寺)寺庙
顺神仙路爬行而上,离顶部7米处石阶右侧竖一铁碑,两面刻有阳文,正面额头左有“天启五年造”(1625年)额右有“户县太平峪众童”七字。正文说“高谦等人集资修补石路,”等到记载。碑阴为“万华山问山祖师大通率众修建万花山”等文字。由铁碑拾级而上,便是一间送子菩萨殿,内有塑像。顺此殿东侧悬崖处横木桥向上便能到万华山正顶峰。
正顶新罗国王子台在万华山最高处。 此处原建有五间转角楼,楼前仅剩铁钟一口,重1500余斤,大明天启三年铸造。登上万花山(云际寺)正顶向北仰望,关中大地一片黄金。向东方向1公里处仰看,可见到紫阁秀峰,雄伟险峻,剪刀状的峰顶,朝霞披彩,高远无际,万花遍野,每遇深秋霜旦,遥望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万花秋叶遍山红”,劲松挺拔,苍山叠翠。云集山峰,阴晴变化,气象万千,可使游人心胸开阔,流连忘返,故称云际寺。
<七>风月楼
顺转角楼南边石阶而下,就是“风月楼”,该楼全用花岗石条构筑,八卦盘顶,背面门额题“玉皇大帝”。两边对联:“晓行先见红日起,晚步独披淡秋风”。大殿外围顺山梁走向修筑着五尺宽的九曲回廊,古朴大方,该楼当始建于唐代。
楼门向西两侧各筑两间厢房,为住僧食宿之处。
坚西崖畔处,新建起三间大佛殿,中有佛像,是僧人诵经拜佛之地。
据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户县志》记载,万华山在唐代以前称为云际寺,云际寺大约创建于北周初年(561年)建寺后香火一直旺盛,当时寺曰:居贤捧日寺。后周(应为北周——郭注)武宗灭佛时被废。
盛唐之际,高宗总章元年(668年),新罗国(朝鲜)国王之孙圆测(613—696年)来云际寺隐居静修从事佛经著疏达八年之久。此后志书就将云际寺记载为“新罗王子台”。圆测酷爱终南山水,他对佛教之弘扬贡献很大,由于他的到来,云际寺高僧云集,文人墨客亦接踵而至,使该寺为盛唐终南名寺。
云际寺,可谓“中朝友谊山寺”,唐高祖李渊及太宗李世民曾浏览于此山赏游参佛。云际寺的“风月楼”,全用花岗岩石条筑八卦盘顶,糯米汁灌缝,门额一联曰:“北瞻帝阙三千里,南望盛唐(圣塘)百二区”。
综上所述,万华山(云际寺)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历代名人,登山游览,多有吟咏,至今笔迹尚存,万华山不愧为秦岭北麓终南山中一座名山。
穿越秦岭深山,游览神奇古洞
二.西路朝阳洞天然风景线
朝阳洞风景区,坐落在秦岭终南深山,三桥峪西侧方向。挺拔于众山之首,海拔2887.6米,地质地貌形成悬崖绝壁,千奇百怪,千姿百态,以雄奇险秀幽各具特色。春季百花争艳,百鸟争鸣。炎夏,群山披绿,一派生机。金秋,霜染红叶,色彩斑斓。森林植被类型属于杂灌混交林,是天然森林为主体的大自然风光园。
<一>西梯子
位于黄土坡东西二梯之口,这里位于森林茂密盆地呈东西南北展布,土地辽阔。沿途河道陡峡,急流曲折,深潭相串,巨石伏水,雾气弥漫,缥缈若纱,给游人以幽静、深邃和神秘之感,使人感到真正回到大自然的怀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