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5233|回复: 1

我的散文观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9 20: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关于散文创作的一些表述


赵 丰


    我坚持认为,散文创作的繁荣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空前的。这不是数量上定论的,而是质的飞跃。这样的繁荣其实标志着人类灵魂的提升。尽管,中国人对物质的追求和向往远远高过精神,但精神的需要毕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在特定体制的约束下,在其他文学题材已经渐趋没落的境况下,一大批有良知的或者没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需要用某种形式来披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就形成了散文的繁荣。不同的是,良知的有无决定着写作的立场。前者关注的是人类的精神、人民的命运、社会的责任;而后者反映出的是个体的情感,私欲的膨胀——这种区别已经显而易见了。这同时决定着一个作家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被文学和人类铭记。
    我是从小说创作转向散文的。6年来,我生命的每一个细节都贯穿着散文的气息。悲哀,也欢乐。我曾经“浪迹”官场18年,终于在20053月与官场诀别。在中国,没有比官场更具诱惑力的场所了——这是国人的不幸。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也就实现了精神上的战略性转移。为此,我也许失去了很多,包括权力的优越,物质的享受……但正如梭罗一样,我的精神向往远远超过了物质追求。为此,我幸福着。这是一般人无法领略的幸福。
    之所以转向散文,是取决于我的思维方式和对散文的认知。我不擅长编故事,而散文能最大化地散发我生命的激情,表露我对人生和社会的原则和立场。
    站在文学史的高度,俯瞰当代散文,它最大的缺陷是缺乏现实的力量。这个责任完全不在作家们。所谓写作的自由受到极大的局限。封建***的阴影、个人崇拜的惯性、庞大的腐败的官僚体系等等恶性肿瘤侵入并毒害着中华民族的肌体。中国作家的作品永远获不了诺贝尔文学奖,其原因就在于此。其实,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在内的文学奖项,其本身就难以涵盖文学的成就。我们的茅盾文学奖,除了极少数作品(如《白鹿原》),大部分都是权力权衡的产物。茅盾作品所产生的现实意义,使当代文学作品顿然失色。那些获奖的大部分作品,不是粉饰现实,就是演绎历史,或者抒发个人的情调。那些几十万字的作品,甚至抵不上鲁迅先生《阿Q正传》和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者白居易的《琵琶行》(它虽然是诗的体裁,本质上却是散文)。我们这个民族遭受着太多的灾难,可是谁又能用文字来表述呢?
    当代散文质的飞跃,我以为它主要呈现着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先秦时期的散文主要是议论,“五四”时期主要是抒情,二十世纪中期,以杨朔、刘白羽为代表的散文家,他们的作品是在图解概念,美化生活——以叙事写景为主体,中间或结尾来几句抒情{歌颂伟大的中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以刘桦园为代表的青年作家开始了大胆地探索,突破了单纯的叙事、抒情、写景的表现形式,拓展了散文的艺术表现形式。到了九十年代,史铁生、马明博等人则更注重心灵的张扬,更新了散文的心灵层次。进入新世纪,朱以撒、刘亮程、李汉荣等人赋予了散文一种诗的境界,增大了作品的艺术力度。新时期的散文将文学的各种表现形式如小说、诗歌、随笔、杂文等揉为一体,使散文的内涵更为丰富。
    二是突破了汉语言的固定模式。《现代汉语》长久一来规范着汉语写作者,这未必是一件好事。它严重地束缚了中国文字的外在表现力。这种现象被当代散文家们打破了。在一些散文家的笔下,语言的逻辑性并不规范。但是,他们却使读者感受到了阅读的快感,或者说审美的愉悦。如周晓枫、雷平阳、格致等,他们的文章突破了严格的结构和用词的规范,如行云流水般依靠思维的转换行文。因此,带给读者的是艺术的张力和思维的享受。在一切都在变革的时代,我们的汉语言为什么还要据守固有的模式呢?丰富汉语言,改造汉语言,使汉语言进入更为优秀的表现人类精神生活的境界,是我们这一代人艰巨的任务。
    三是拓展了散文的艺术空间。首先,当代散文从题材上已经无法局限。作者所描写的对象已经无限广大,人与自然的所有事物,都进入了散文家的视野。其次,文章的主题呈现出无限的可能性。教科书上的“行散神不散”的那种封闭的散文定位,被彻底摧毁了。我们阅读到的许多似乎是缺乏主题的散文,却获得了极为深刻的人生的、思想的启迪,不同阅历的读者都可以享受到收获。第三,艺术想象力的丰富。一些作家的散文往往借助事件的外壳,表达的却是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他们借鉴了培根、蒙田、帕斯卡尔那样深沉与渊博的思索,最大限度地拓展着读者的想象力。
    四是思想性的无限广延。人是万物之灵,他最杰出的地方在于思想。当代散文汲取了最广泛的哲学性,比小说等文学体材更直接地面对历史演变过程中引出的挑战,在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的范围内能够给人类以深刻的影响和启迪。这是当代散文对人类最为伟大的贡献。这类作家以周国平、林贤治、谭延桐等人为杰出代表。他们的散文抓住了以真情实感为基础的艺术境界,进入了各种层次的内心图景,提炼出丰富复杂的思考内涵。虽然没有如西方尼采般们锐利的思想,但仍然具有穿透人类精神的思想锋芒。
    在文学史上,当代散文无疑应该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留待历史验证。



发表于 2010-4-16 19: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马行空
随心所欲
直叙胸义
痛哉痛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