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1970|回复: 1

[自由人创作] 罗家河往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精神游侠 于 2025-4-17 23:59 编辑

罗家河往事
   
   2018年5月4日,机缘巧合之下,我与友运、建华等几位当年的同窗旧友,邂逅在高速“十天”线西乡服务区,久别重逢,执手相看竟无语凝噎。如果不期而遇属于偶然属于天意,那不谋而合就是必然就是心意,于是重返罗家河,就成了那一刻最自然最正确的决断。
   四十年前,我们从西安地质学院出发,奔赴汉中西乡县罗家河,开启了“大二”“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的一段难忘的实习之旅。二三百名地勘系、水文系的学生汇聚于此,给这个宁静的山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与活力。一个多月时光,我们穿梭在方圆百十公里的山野沟壑,探寻着大地的奥秘,而罗家河也以其独特的魅力,悄然走进了我们的心田。
   当汽车在堰口镇下高速,那熟悉又陌生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午子山三峰峭立,两河环抱,巍峨险峻,风景秀丽。泾洋河古桥斑驳依旧,四十载风霜尽刻桥身纹裂。桥北古镇,青石巷陌纵横,人迹寥落,曲径通幽;桥南新街,朱楼画阁参差,游人络绎,车马骈阗。在桥南一家鱼馆,大厨技艺精湛,妙手烹鲜,香透玉肌。宴罢驱车罗家河,但见一路层峦叠翠,烟雨朦胧,云蒸霞蔚,飞泉漱玉。
   漫步在雨雾笼罩下的罗家河小村,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青草混合的清新气息。眼前的风景,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山峦起伏,黛色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恰似羞涩的少女,轻纱遮面,更添几分神秘与柔美;河水在雨丝的点缀下,泛起层层涟漪,水面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与山峦的青黛,宛如一条玉带缠绕在群山之间,灵动而温婉。
   雨丝风片中,水泥硬化的村道、街道和广场,泛着斑驳的亮光,褪色的体育器材静倚广场一角,当年青骢马踏过的溪桥依然横卧,老槐树上的铁板铃铛随风轻曳,西山脚下地层分界的崖头沉默如碑……当山涧传来鹧鸪啼鸣,前尘影事便纷至沓来——那回荡在山谷的地质锤声,岩石层理间如画的三叶虫化石,茅寮炊烟中写就的地质报告以及无数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奇或怪、或凄或美的故事,都凝成纳兰词中“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永恒定格。
   时光的长河悠悠流淌,许多往事如同被风卷起的尘埃,渐渐散去,而罗家河的记忆,宛如一颗晶莹剔透的宝石,镶嵌在岁月深处,散发着柔和而悠远的光芒。
   
   一、地质锤声里的青春岁月
   广场曾是我们集结与出发的原点,如今苔痕爬上石碣,青石板被岁月皴染出墨色斑驳。老槐树依旧挺拔,枝干上多了风霜的刻痕,铁板铃铛悬于枝头,任风雨剥蚀,曾为集合、集会、餐食而奏的悠扬铃声,早已沉淀为时光的回响。身旁的稻田绿意葱茏,稻秧沙沙低语,仿佛在追忆田埂上沾满泥泞的裤脚、荡漾着笑意的脸庞。昔日居住的老屋青瓦白墙,虽经风雨侵蚀,轮廓依旧温润如初,勾连着心底最柔软的眷恋。曾经,我们在这里驻足,背着地质包,手持罗盘、地铁锤、放大镜“三大件”,逡巡于大地的褶皱之间。朝饮木兰坠露,夕餐秋菊落英,山歌与泉流共鸣,足迹所至皆成欢歌。“远看大石山,近看石山大,果然大石山,果然石山大”,是我们身临其境即席而作的浩然“诗章”。行至山坳,地质锤的铿锵声响撞碎寂静——敲击岩层的节奏是大地的心跳,锤头与石英脉的碰撞迸溅出星火——是地质人与地球母亲的热情相拥。
   月光下,我们背诵地质年代表上的古老纪元:冥古宙的混沌初开、太古宙的原始细胞跃动、元古宙的叠层石化石如密码般镌刻岩层,直至显生宙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将四十六亿年演化史诗浓缩成岩层中的层叠密码。于是,那些被前人归入“沉积岩、火山岩、变质岩”三大类岩石的石头,在我们手中重新苏醒,焕发生机。我们把古生代地层的虫、草、鱼、树化石抠出来用纸包好带回,制成标本保存。行经村落时,老乡围着地质图和罗盘放大镜,孩童触摸着三叶虫化石的复眼,问石头里怎么会有虫子,怎么会有金子,问山为什么会摇,地为什么会动,海为什么会笑(啸)……当那些质朴善良的笑容绽放,我们的心情也似春风荡漾。
   罗家河一个多月的野外实习,让我们对沉积岩的成岩、成矿与构造的关系有了深刻认识,为后续学习和实践地质勘探找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煤油灯与罗盘指向的夏夜
   我们周末的业余时间是丰富多彩的,打球、下棋、逛街、逛山、唱歌等等。山里晚上没有电灯,煤油灯火摇曳如豆,我们就于光影斑驳中看书学习;我们还去稻田看当地人捉泥鳅、钓黄鳝,很多人都去,一大片的稻田,无数手电光柱刺破夜幕,似银河倾泻明珠坠地。我们也去看电影,听说那里有电影了,就三五成群地跑去,有时连着几晚。为看一场《地道战》,曾踏月几十里,赶到时却见空场寂静,草虫低吟。这般的滑稽,如今想来竟比看一场电影更教人怀想。
   在一帮年轻人聚集的罗家河,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发生。特别是业余自由活动,白天比晚上更充满风险。锦林与刘勇去探险,寻找什么地坑,他们怀揣地形图与罗盘一头扎进了人迹罕至的原始山林。当遮天蔽日藤蔓交错使地形图失去了作用,两人便如困兽般在林海漩涡中跌跌撞撞地辗转,直到暮色四合,山月升起时,才终于盯着罗盘的指针误打误撞地摸回营地,被批评训诫不说,那种害怕一直困扰了几天。还有,锦林、博祥几人去游泳,而那一处看似平静的碧潭,水下却发育着复杂的溶洞,溶洞又通暗河,暗流如无形的鬼手曾拖多人沉入深渊。幸得一老叟喝止,他们方才惊觉半只脚已踏入生死边界,害怕的心情依然持续多日。
   锦林是学院的铅球冠军,力大无比。早饭后,他去广场边上的厕所,别在裤腰带上的罗盘不慎掉在了厕所的蹲坑里。他找了一根棍子绕道厕所后的粪坑里打捞,没动几下棍子就断了。他看到旁边人家的屋后立着一根碗口粗的木头,有两三米长,七八十斤重,他一抱就走,打捞时左右开弓,举重若轻。只是苦不得法,拨弄半天,累得气喘吁吁还是徒劳无功。时值盛夏,粪池浊气蒸腾,不堪其臭。而经此搅腾,更是瘴气冲天,令人昏厥。当地一位老实巴交的老乡不知此为何事,竟认真地问他:“你是在这里找矿吗?”老农的无心戏言引得围观者一片哗然,使锦林啼笑皆非,尴尬不已。得知实情后,热心的老乡不动声色地跑回家里,拿来九齿钉耙,忍着恶臭俯身打捞,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打捞上岸。然而这个憨厚可敬的老乡并没有就此停手,他不顾锦林阻挠,拿着脏兮兮的罗盘,跑到旁边的小河反复冲洗,那认真仔细的样子,使所有在场的人感动万分。当锦林接过锃亮干净的罗盘时,他激动得说不出半句话来。
   四十载白云苍狗,想高君再遇旧物时,应记得罗家河的打捞和搓洗之恩。世间至贵之物,不在金玉锦绣,而在窘境中那双递来铁耙的糙手,那声打破僵局的乡音诘问。“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这种跨越阶层的温情,正是文明最深沉的底色!
   
   三、火车站的强扭之味
   六月中旬,骄阳似火,火车由西安到达西乡站,正是日昃时分。在此,我们有一小时时间休息用餐,等车接去目的地。车站外喧哗热闹,吆喝声此起彼伏,“包熟包甜、包甜包熟”,我与亚洲几人循着叫得最响的西瓜车奔去。见我们走来,三轮车上的瓜农立即下车,笑脸相迎。我们选中一个,秤星未落便已垂涎三尺。但等刀落寒光闪过,却令人傻眼——白籽白瓤,生瓜一个。我们要求退换,瓜农却狡辩拒绝,争执间同窗十余人闻声而来,颇有“同仇敌忾”之势。瓜农终于服软,却道:“再切不换”,其声怯怯,如寒蝉饮露。眼前瓜农汗透青衫,十指黢黑,骨节厚大,显然是生计所迫。令人忆起“农事艰,稼穑苦”的喟叹。我们忽生恻隐,退钱作罢。我们也是穷学生,同样拮据寒酸,不能大方示人。
   多年后读《卖柑者言》,总想起那个汗透青衫的身影。杭城善贾的金玉其外,秦巴脚下的败絮其中,原来都不过是生存压弯的脊梁。“甚矣哉为欺也!”认真想想,世间“强扭的瓜不甜”,不独西瓜为然。人生逆旅,谁不曾为生计强摘生瓜?谁又不曾误买他人苦果?个中滋味,难道不比那白瓤西瓜更堪咀嚼。今天,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相信,那些关于生存与道德的双重困境,那些关于生计与尊严的酸楚苦涩,都在金黄的稻穗籽粒饱满的无边旷野里,酿成了回甘的丰收。
   
   四、两袋大米与一腔正气
   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物力维艰,长安居大不易”的光景。当建忠托建华的亲戚辗转购得两袋大米时,汉水之滨的稻香仿佛浸润着某种命运的谶语——这批承载着西北乡愁的稻米,注定要见证一场关乎公义的凛然正气。
   记忆中最动人的篇章,永远定格在暮色苍茫的洋县车站。托运窗口前人潮涌动,蒸腾着焦灼的暑气与等待的汗味。卢伟、建忠、建华和我四人如青松挺立在队列中,忽见一藏蓝制服的人旁若无人地插向队首。他身着警官服,头戴大盖帽,气势森森,不怒自威。众人皆心生怯懦,噤若寒蝉,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电光火石间,卢伟如“十步杀一人”的侠客,猿臂轻舒,一把将那人拽出队伍。干警踉跄后退时,我看见晚霞在卢伟的T恤上镀了一层金边,恍惚间竟似看到汉代“强项令”董宣的凛凛风骨。“排队去!”断喝如金石坠地,我们和身边的群众一齐呐喊助威,让“干警优先”的狡辩顿时化作一缕青烟,随风飘散。
   2019年国庆前夕兰州聚会,“恰同学少年”已经远去,白发皆悄然攀上鬓角。酒至微醺,建忠抚掌叹曰:“卢伟真太棒了,那气场,谁有?‘少年击剑更吹箫’啊!”举杯时,我见琥珀色的酒光里荡漾着旧日时光,不禁心潮起伏。苏子瞻词云:“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那个不惧强势直面歪风的少年,不正是浊世中最珍贵的朗朗晴空么?
   今时今日,当我们为种种不公义愤填膺时,可还记得那个以肉身丈量正义的黄昏?郑板桥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但若无当初破土而出的新笋,又何来今日亭亭如盖的竹林?这便是同窗给我的最珍贵启示:世故不该是妥协的遮羞布,成长当是让正义之苗长成凌云之木的修行。
   
   五、伤口开出的桃花
   在罗家河如梦似幻的场景中,一个坐在门外切猪草的小姑娘,正从记忆深处飘然而至。和几乎所有的村民家庭一样,她家也接待了我们十几个同学住宿。她家的房子是陕南典型的“三合院”,正房三间,坐北朝南,两边是东西厢房,各有两间。我们六个人住在她家的西厢房。我住外间,折叠钢丝床就在门口,距离她家门口不过七、八米,我坐在床上就能看见她家门口和院子,看见她进进出出和在门外干活的窈窕身影。她身形若早春的新柳抽条,纤细中透着柔韧;晨光勾勒出起伏曲线,似青竹拔节时微隆的骨节;马尾轻扬扫过天鹅颈,举手投足尽是未经雕琢的蓬勃朝气。她有着潋滟秋水般清澈明亮的大眼,长长的睫毛煽动,如蝶翼拂过晨露闪烁;嘴角绽开笑靥的瞬间,像三月桃花坠入碧潭,晕开的涟漪温软如玉,漫过料峭的春寒,连暮冬的残雪都悄然消融。
   那是下午,她坐在门外切猪草,每一次玉臂起落都似翩翩舞蹈,柔美灵动。我坐在床边痴呆地看她,她一抬头,我们就四目碰撞。发现他在看我,我的心“通通”直跳;发现我在看她,她瞬间低下了头,我却看到她脸颊泛起的红晕,美若横在天边的一片红云,恰似韦庄笔下“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的绝句。忽然的一声轻呼打破了宁静——她手中的菜刀弄伤了手指,鲜血瞬间滴落地面,她攥着手指跑回屋里。少顷,她再从屋里出来的时候,手指上多了一圈白色包布,她看了我一眼后就再也不敢抬头。而我却瞥见她眼波里流转的慌乱与羞怯,竟比李清照“和羞走,倚门回首”的词意更胜三分。时间仿佛静止,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我的脑海里只剩下她那张带着伤痛却依旧清秀俊美的脸。在那个很多人的场合,我不能也不敢走近她,哪怕说一句话。
   翌日傍晚,我吃晚饭回来,一个人落在了后边,我看到她背着背篓从包谷地的小路出来,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老长。我踩上她的影子,距离她影子上的双脚还有几步时,抬头看见她朱唇微启却欲言又止,而那一刻我本来早已想好,要问一问她受伤的情况,问一下她叫什么名字,可是临了我却紧张得像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一样地仓皇逃窜。更吊诡的是,那天之后,我竟再也没有看到她,尽管我时时留意,处处搜寻,甚至对自己说,如果再见到她一定要大胆勇敢,哪怕只说一句话。可是直到十天后离开罗家河,她都无影无踪,不知去向。“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我一直不解,为什么就再也看不到她了。
   我们离开罗家河那天,广场上聚满了送行的老乡,他们拿来水果、烙饼、鸡蛋……可是我在人群里找不到她的身影。我登上大卡车时,远远望见她在学校屋檐下的台阶上站着,一袭红衣在阳光下是那样的惊艳夺目。她静静地伫立,向这边鹤望,她手里拿着什么东西,我看不清楚,也看不清楚她脸上的表情。汽车启动了,同学们都向乡亲们挥手告别,我也踮起脚尖向她挥手致意,不知她是不是看到了我和我湿润的双眼……
   《牡丹亭》题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几十年过去了,不知当年那个在夏日里羞红耳根的姑娘,可还记得杜丽娘游园惊梦的唱词?是否在某个捣衣砧声里,偶然瞥见旧时月色?此去经年,纵使相逢应不识,唯有那抹惊鸿照影,依然鲜活如白石道人“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词笺,在记忆深处开作永不凋零的墨痕。
   
   在罗家河空旷少人的村落,我们找不到更多的人交流,共同更多的回忆。广场前边,有一榨油的小磨坊,我们走进去时,五十岁左右的夫妻二人停下手里的活计和我们打招呼。我问他们是否听说当年地院的学生曾来这里实习?男的说,那时他还小,但是知道当年来了很多学生,那是罗家河几百年来最热闹的一段时间。我想向他打听当年那个女孩的情况,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问他是否知道一个老乡帮助学生打捞罗盘的事。男的指了指妻子说,那是她父亲,离世七八年了。我心里一怔,感到些许酸楚,只说了一句“你们父亲是个好人”。离开罗家河时,我们每人从磨坊买了三四桶的菜油,那扑鼻的清香,还与当年无二。记起刘禹锡“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的句子,方知此间虽物换星移,然旧时月色,竟如陶令笔下的桃源,永驻心田。
   罗家河,这片浸润青春记忆的土地,早已镌刻成生命年轮里的朱砂印记。故地重游,纵使青石板上苔痕斑驳,故人远去,情愫犹存。恰似清商越吟萦绕耳际,每每忆起,心底便漾起层层涟漪。
   寒来暑往,四时更迭,罗家河清波依旧潋滟,我们携着斑驳记忆,跋涉在人生阡陌。青荇摇曳处,白鹭翩跹影,那些被时光酿成琥珀的往事,仍在芦荻深处低语呢喃。此间眷恋,已化作精神原乡,纵春秋代序,亦将如影随形,成为灵魂深处永恒的月光。
              
                      精神游侠  2025年4月11日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朴美丽的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