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3594|回复: 1

[头脑风暴] 未来十年关中大扩城 5年后宝鸡市区人口百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8 09: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本次省人代会上,省长袁纯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后要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和重点城市建设为引领,加快全省城镇化进程。要进一步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支持宝鸡、渭南、铜川扩大城市规模,编制完成杨凌次核心城市规划,加快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关中城市群体系。”

昨日,本报记者在省人代会上分别采访了宝鸡、渭南、铜川三个代表团。按照规划,宝鸡今后将成为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渭南市区人口将超80万;铜川除了扩大城市规模,还要和西安通公交、同区号。有关人士称,这次扩城,关中城市群呈现出“组团突击”的特点,今后,“关中-天水经济区”将以“西咸一体化”为核心,以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为亮点,整合区内丰富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产业资源,推动西部大开发下一个十年的发展。

宝鸡、渭南、铜川扩大城市规模,“西咸一体化”进程加快,为整个关中城市群的崛起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宝鸡、渭南、铜川三市将与西安、咸阳两市一起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着关中城市群的建设。这一发展规划,也必将给整个关中的百姓带来很多生活上的新变化。

一般来说,市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为特大城市,截至2009年,我国共有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香港、台北等57个特大城市。 本报记者 王晓亮

宝鸡 2015年城区人口115万

未来主要方向是沿渭河河谷向东发展

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到底会给宝鸡市带来哪些变化?是这次省人代会代表所关注的热点内容,昨日,宝鸡市城乡建设规划局称,5年后,宝鸡将成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市民的生活方式也会发生较大改变。

历史上曾有过三次发展机遇

宝鸡是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也是我国城市兴起最早而又十分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到了明清时期,宝鸡衰落成一个只有3平方公里的小县城,人口只有六七千。宝鸡在现代的第一次转机是在1937年,陇海铁路宝鸡段建成通车后,短短几年内,市区人口增加到15万人以上,成为当时我省仅次于西安的第二大城市。

第二次转机在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一批大中型项目和国防工程被安排在宝鸡,为城市未来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当时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还没能真正带来宝鸡城镇化的提升和人口的聚集。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由于国家优惠政策向沿海倾斜,西部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流失严重,外资难以引入,导致宝鸡发展势头相对减缓。

1999年以来,宝鸡发展出现第三次转机,国家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时期宝鸡的城市空间扩展量最大、扩展最快,城市建设重点开始东扩南移,形成城区向东发展的格局。截至2007年,宝鸡城区建设用地达到83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达到80余万人,曾连续三次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同时,宝鸡城市建设发展已面临无地可用的局面,急需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主方向:沿渭河河谷向东发展

这一次机遇是国家实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带来的,根据这一规划,到2015年,宝鸡的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要达到115万,建设用地达到120平方公里;2020年人口规模达到130万,建设用地达到143平方公里;届时,宝鸡将建成百万人口大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文化名城和生态宜居城市。

宝鸡市规划局相关部门介绍,到2020年,宝鸡将成为省域中心城市和关中城市群的西部中心城市,形成渭河景观绿化带、秦岭北麓山地绿化带、北部台塬坡地绿化带;市内形成24个居住片区,16个市级公园,为市民创造一个生态景观宜人、服务设施齐全的生活、工作环境。

届时,宝鸡市中心城区由中心集团和神农、福谭、陈仓、西虢四个外围组团组成,沿渭河河谷向东发展,是宝鸡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每1.5至2公里就有一座桥

城市区域扩大了,老百姓的居住面积是不是也会扩大?据悉,目前,宝鸡市区的人均建设用地80平方米,到2020年,人均建设用地将达到110平方米;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要从目前的25平方米达到35平方米。

宝鸡市沿渭河而建,市民出行需要经常过河,今后,宝鸡市将增大跨河桥梁的密度,目标是每1.5公里至2公里就有一座桥。据悉,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大背景下,宝鸡与西安的联系仍是宝鸡对外交通联系的主要方向,今后两市的市民来往会更方便。

启动上报地铁建设前期准备

相关规划方案中,宝鸡市已经开始考虑开发利用城市的地下空间,并着手启动上报地铁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此外,预计宝鸡市会在目前至2015年左右,出现第四次人口生育高峰,随后,人口自然增长将逐步变缓,2020年左右将进入人口自然负增长阶段,之后的人口增长将主要靠吸引外地人口迁入而实现,外地的净流入人口将逐步增加。

专家观点

宝鸡区域地位受到咸阳挑战

“现在城市间的竞争激烈,宝鸡的区域地位已经受到咸阳挑战,有压力!”采访中,宝鸡市规划局有关专家介绍,宝鸡在西部开发的重点地区和类似城市中,增长幅度处于中游水平,不但低于成都、重庆等核心城市,也有部分指标低于绵阳、柳州、天水等类似城市,甚至在关中地区第二的地位逐步受到咸阳等城市逼近。“今后宝鸡的发展要吸取浙江嘉兴与湖州的教训,应该主动参与城市群的产业分工。”

据悉,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实质性推动下,宝鸡将主动接近西安这个核心区,参与区域分工协作,还要积极融入关中城市群和“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资源整合和市场分工,以区域合作促进城市发展。宝鸡区域的交通发展还将同时加强与四省边界城市的联系。

渭南 渭河将成“城中河”

5年后城区将延展至渭河以北

号称“陕西粮仓”的渭南市,是陕西的“东大门”。因地处“渭河以南”而得名,截至2007年底,渭南市区建成面积达38.2平方公里,人口36.8万人。

2008年4月,渭南市委托北京清华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渭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一幅未来十年的城市远景即将展现。

农业大市将现城市化味道

城市定位:秦晋豫黄河三角区区域中心城市,关中-天水经济区东翼新兴工业城市,具有关中地域文化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

城市特色:华夏之根,文史之源;民俗之都、宜居之城。

按照规划,十年后,渭南将在现有中心区、高新区的基础上,再向北、向东扩展,形成经开区组团和华州组团两个新建设区域。

中心区组团打造市级行政中心、商务中心、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交通枢纽,综合型居住社区。高新区组团打造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文教科研基地、体育中心和综合型居住社区。经开区组团打造市域重要的农产品加工、现代制造业和商贸物流基地、文化交流中心、职业培训中心、休闲度假基地。华州组团:市域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有色金属冶炼和深加工基地、组团级综合服务职能。

城市空间结构将形成“四轴两带多中心”的格局。“四轴”是指沿乐天大街和东风大街形成的两条东西向城市发展轴和沿仓程路、民生路形成的两条南北向城市发展轴。“两带”是指南塬生态保育带和沿渭河生态景观带。“多中心”的城市公共中心体系,包括市级中心和各组团、片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中心,形成分级服务设施体系。

面积扩倍容纳80万市民

按照这幅图景,未来5年后,渭河将成为渭南的“城中河”。因为城区将延展至渭河以北;十年后,主城区将北至西安大环线,东至黄渭高速,南至西潼高速南线,渭河以南西至零河、渭河以北西至渭南行政边界,面积约278平方公里。城区面积将是现在建成区域面积的1倍。

主城区人口2015年约为56-60万人,2020年约为75-80万人。远景规划百万人口大城市。

城市宜居 人均住房达小康

■生态绿化。2020年,规划建成区内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5%、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每人11平方米。规划新增11个全市性综合公园,8个区域性公园,5个专类公园。到2020年,公园绿地为700.33公顷,绿化率达到11.13%。以渭河和南塬为重点划定城市绿线。

■人均住房。实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的小康水平,即达到人均建筑面积30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到100%。规划7个居住片区,更加适合人居。

■设置市级文化中心包括博物馆、文化宫、剧院等设施。规划建设市级体育中心;在中心区北部配置一所市级综合医院,在高新区组团和经开区组团配建相应规模的综合性医院;规划建设渭南职业教育园区。

■公共交通。公交车辆发展规模近期达到每1200-1500人一辆标准车,中远期每800-1000人一辆标准车。规划期末,公共停车位供应量需达到2.0-2.5万个左右(其中主城区达到1.7-2.4万个左右)。

新规划多个客运站方便出行

中心城区建成后,市民对外交通,将依托已经成熟的铁路、公路网。铁路主要有陇海铁路、西南铁路、在建的西郑高铁以及若干专用线。公路主要有西潼高速、黄渭高速、关中环线及联系线、国道108、国道310、西安大环线以及南部的渭花、渭崇公路。

主城区城内交通将发展混合式道路网系统。因为跨越渭河,经开区组团与中心区组团通过3座桥梁联系,经开区组团与华州组团通过2座桥梁联系;华州组团和中心区组团通过1条主干路和国道310联系。

中心区组团规划形成3个公路客运站;经开区组团规划一座汽车客运站,靠近城市出入口布置;高新区组团规划建设1个公路客运站;华州组团规划建设南北2个公路客运站。

中心城区防百年一遇洪水

对渭南来说,2003年8月渭南特大洪水的记忆犹在,防洪是永恒的主题。按规划,中心城区防洪标准远期为100年一遇;渭河、沋河、零河近期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远期渭河新建、改建、扩建的堤防工程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石堤河、太平峪防洪标准按30年一遇;南塬洪水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

加强渭河堤防工程,进行加高培厚,渭河防洪堤最小堤距按1500米控制。结合东湖湿地文化公园和西海民俗公园,建设蓄滞洪区。

铜川 与西安实现“同城化”发展

今年启动西铜城际铁路项目,力争与西安通公交、同区号

昨日,记者专访了铜川市市长冯新柱,他给记者描述了铜川近年来的变化以及在最近一年的构想。我们不妨跟着他的描述,感受一下全新的铜川将是什么样。

2-3年完成沉陷区滑塌区棚户区改造

冯新柱说,铜川市现已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力争用两年时间实现创建目标,努力提升城市品位。

目前,铜川市正在根据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围绕西(安)铜(川)同城化发展的目标,借“外脑”抓紧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完成新区和耀州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

下一步将加快西铜、铜黄第二通道铜川段工程建设,力争合(阳)凤(翔)高速公路和耀旬二级公路开工建设,启动铜川铁路连接线项目和西铜城际铁路项目前期工作。要加快南市区开发建设。建成新耀垃圾处理一期工程。加快耀州城区改造和新区城中村改造。实施新耀连接带休闲公园建设和新区牡丹园扩建,使南市区在城市功能、人居环境和辐射带动能力等方面实现新提高。

加大北市区改造力度。在全面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新开工安置房170万平方米,其中廉租房28万平方米,安置困难群众4000户,力争用2-3年全面完成沉陷区滑塌区棚户区改造任务。

实施造林绿化十大工程,突出新耀连接带、新区环线道路、高速公路绿色宽幅林带、三条流域带等重点区域,全年完成造林16万亩。完成210国道铜川沿线综合整治年度目标任务,建设一条纵贯南北的景观走廊。

主动融入西安大都市

冯新柱说,铜川现在正以国家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契机,主动融入西安大都市。按照规划建设50万城镇人口大城市的要求,把园区作为拉大城市骨架的突破口,创新园区开发建设机制,加快八大工业园区建设,促进铜川城市向南延伸。今年每个市级工业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以上,生产总值增长18%以上。建立西铜同城化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主动与西安对接,力争今年实现两地通公交、同区号,启动西铜城际铁路项目,大力推进西铜同城化发展。

专家:与西安“同城化”是双赢

省政府参事张宝通称,加快西安、铜川两地“同城化”的发展,加之“西咸一体化”的构建,对于铜川和西安来说,是双赢的事情。一旦西铜城际快速铁路建立起来,加之原有的高速公路,实现铜川到西安之间的客运公交化就容易得多。届时,西安国际港务区可以成为铜川的国际港务区;位于咸阳的航空港也能为铜川所用,包括正在修建的北客站,同样也可以为铜川所用。

由于铜川属于资源型城市,现状是矿竭城衰,但它居于渭北的中心地带,它完全有实力整合成中国西部的能源建材基地和渭北苹果产地,形成相应的产业带之后,可以带动渭北诸多县的县域经济发展,加大对铜川的支持力度,让它承担起这个渭北中心的重任。

张宝通说,铜川可以主打两个品牌,一个是放在夏季开一个中国西部建材节,充分发挥铜川现有的资源优势,如水泥、陶瓷、铝等等;另外,秋季时搞一个中国渭北苹果会展,这是对渭北苹果的一个整合,为陕西整个渭北的苹果进一步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今昔对比

卫星上曾经看不到而今334个好天

你知道吗?铜川曾经因严重污染在卫星上是看不到的城市,可在刚过去的2009年,铜川的好天天数达到了334天,这个成绩创下了有监测以来的最好记录。

这样的成绩是如何实现的呢?冯新柱说,铜川过去是一个以农为主的县城,后因煤而建,同时发展水泥产业。进入21世纪之后,铜川一度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铜川下大力气开展水泥粉尘污染和煤烟污染治理,累计拆除污染水泥生产线51条,实现了水泥大市无立窑。

与此同时,铜川还在新区开发建设和老城区改造提升上加快步伐,开展了三个大绿三个大水城市景观工程建设,实施十大造林绿化工程,全年新增城市绿地5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1平方米。成功创建为省级绿化模范城市。

到目前为止,新耀污水处理工程完成投资5463万元,占总投资的55%。编制了新耀连接带景观规划,210国道铜川沿线综合整治工程启动实施。

发表于 2010-1-28 11: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
真TM多!还不嫌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