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礼泉20年
在我初入社会那会儿,呵呵!该是20多年以前了,因家有台货车,就考了驾照,摇身一变成了“手艺人”,同学家办有纸箱厂,值秋冬季节,隔三差五的要给礼泉送果箱,昭陵、建陵、南坊、叱干等礼泉北部乡镇都曾留下过我车轮的印迹。
20年前的冬天,那种冷还是让人生畏的。久居海拔700平原之地的人,实在背不住海拔近乎1500那穿心刺股的寒冷,记得第一次去南坊,乡党说:晚上尿尿哪敢出门,紧伙咧挜个门缝解决,门外则冰碴啪啦落地,响的隔壁都听得清;慢说北山常有野狼出没,乖乖!娃刚活人呀,再甮吓娃咧先!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却战战兢兢,往往以“额妈等额回家吃饭”为由,拒绝在此哪怕一刻的久留。可行车常常由事不由人,留得久了便多了一些对礼泉的了解。
昼夜极大的温差成全了礼泉能吃上果业这口饭,当秦冠、黄元帅们寿终正寝,而嘎啦、红富士们呱呱坠地的几年天气,礼泉忽然之间便旧貌换新颜,所到之处常常给人士别三日的感觉,时间不长,就有人总结:礼泉把买瓷片打死咧!有证为:一日,我有旁事,唤一二迷子同伙代我出车礼泉,这家伙居然不识路径,问我咋走咋走?我寻思那大的西兰路,过了咸阳朝西北就寻不见个礼泉??怪球子咧!!我正训训着,一个老几说:小伙儿!认得嘚瓷片!!二迷子一愣,忙不迭地说认得认得,老几说:那还不好办!看见一街两行的瓷片房,喔就到礼泉咧!!哈哈~ ~!一砖到顶的瓷片外墙楼房那时可是礼泉区别于其他北五之县灰头土脸形象的直观体现,曾经是礼泉的标识、礼泉的符号呢!
出贫乍富的人们往往有粉就涂脸面上,我倒是去过好多礼泉农家,纵使家徒四壁,也要仿效隔壁邻人,你家贴瓷片我家也要贴,你娃尿多高我努努着也要比你娃尿的高,嘻嘻!这世人可爱吧!
果业真的富了礼泉农人,与之相关的包装、运输、餐饮等周边服务行业亦方兴未艾,各类从业人员均赚得盆满钵满,仅我知道的像西街的金娃,光凭卖纸箱,曾一跃成为陕西省致富带头人,02年的陕报报道净赚超过300万元。
稍前,群里来袁家活动, 得以造访阔别20年的礼泉,期间袁家的老友给我谝:他家弟兄两个,老大考上学分在咸阳城里工作,他领媳妇娃进城看哥嫂,嫂子是个城里娃,爱干净的熷怂,进门非让脱鞋,心想不就是贴咧个地砖么?!他媳妇压着火一撮他,咬牙耳语他:有钱咱给茅子都贴上!!!最令他不爽的是好心提来个活公鸡,人家城里媳妇嫌胨脏,佷敦他:你不会杀咧拿来?他说杀咧怕不新鲜!人家又说:你不会给鸡沟子吊个粪袋袋?!此后进城看哥,一般都趁嫂子不在家时才去。老大结婚十几年咧,大媳妇回袁家就能数下的几回,不就是嫌这儿穷、卫生差么?!!嗨嗨~!你说怪不?!这几年袁家搞起旅游,四面八方的城里人都涌来咧,逛完老街景、吃上农家饭,咂吧咂吧嘴说:菜根香、布衣暖啊!绿色纯天然无公害啊!!我问那个要给鸡沟子吊袋袋的你嫂子呢?朋友一指十步开外,那不是!正吆五喝六地给人谝着嗫!!!我听见喜辣地女声入耳:我可是袁家的媳妇呢!那声音很甜,普通话的确很精准。
谢谢浏览!